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这件事,崇祯已经开始着手在做了。
      昨天,他又办了一件让东林党蛋疼的事情。
      干了什么?
      让钱龙锡去陕西赈灾!
      钱龙锡是内阁次辅,按理说是不必亲自出马的,执行的事情都是六部,即便是监察地方,也是找都察院的一帮人临时认知总督、巡抚。
      找内阁大学士做总督,还真是头一次。
      钱龙锡没有反驳的机会,这件事被崇祯强行拍板。
      而且给的是总督头衔。
      什么是总督?
      就是可以管好几个省的军政、民生的。
      那钱龙锡是什么总督呢?
      总督河南、陕西和湖广。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福王刚倒台啊!
      福王家里的粮食都堆得发霉,甚至烂掉了。
      现在福王死了,那些粮食都该拿出来运到陕西去了。
      福王又是在河南洛阳,钱龙锡如果能有权调度河南事物,办事自然会轻松许多。
      为什么还要加一个湖广呢?
      湖广是明朝最大的粮仓,那里根本不愁粮食。
      把湖广的权利也给他,他才好从湖广采购粮食调度到陕西。
      总之,这事就是这么安排的。
      剿灭农民军的军队要练,赈灾的粮食和银子都要给。
      反正福王倒台了,又有一批钱了。
      而且现在温体仁已经开始在打蜀王的主意了。
      崇祯也给了他承诺,只要他把蜀王搞定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就是他的。
      既然如此,温体仁当然就很淡定地给自己打了两万鸡血,转身就从洛阳出发,一路往西,进入四川,目标是天府之国成都。
      蜀王,我来啦,脖子洗干净了吗?
      最好不要让我在后院挖到石碑,最好让所有的鱼都闭嘴哦!
      话说回来,除了查看温棚,查看灌溉设备,还有和宋应星讨论顺天府今年的农业计划以外。
      崇祯还提了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呢?
      他打算单独成立一个北京农业大学,把全天下懂得农业的人全部召集过来,像宋应星、徐光启这种人才。
      尤其是如宋应星这种。
      宋应星是哪种?
      他科举不顺,会试屡次不中,可他的才能并不在科举。
      如果仅凭科举来定义人才,大明朝的许多人才都被埋没了。
      宋应星一听皇帝这个建议,那真是喜出望外。
      崇祯又说道:“农业大学的第一任祭酒就由宋爱卿你来担任如何?”
      “臣才疏学浅。”
      “你也不比谦虚,朕又不是让你去讲之乎者也,朕让你教真才实学,从农业中总结出来的真东西。”
      聊到这里,崇祯突然想起来了:“甚至你前几日跟朕说的什么粪便计划,都可以拿到农业大学讲,只要是对农业有利的,知识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农业大学,就是大明朝农业的未来。”
      这都是技术类的。
      技术类的崇祯不擅长,但是他可以帮助大明朝解决政策类的。
      至少新军组建起来后,新的农业政策和税收都可以推行出来了。

第75章农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