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应对之策[2/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多时,六部九卿的大臣们,包括内阁大学士,都进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崇祯开始要慢慢习惯这个身份,他扫了一眼这些明末的大臣,一时间内心有些感慨。
      都说明末的文官是大明毒瘤,尤其是东林党。
      但其实明末的官僚已经烂透了,何止东林党呢。
      表面看起来繁华、庄肃的场面,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
      兵部尚书王洽连忙出列道:“启奏陛下,前线军事紧急,建奴攻陷遵化,臣以为当即刻发勤王令,召集天下兵马前来勤王。”
      崇祯淡淡开口:“不准。”
      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道:“陛下,此次军情紧急,建奴已经攻克遵化,调兵勤王也是备不时之需。”
      崇祯站起来,假装淡定道:“朕知道诸位爱卿心系社稷安危,但眼下第一件事,不是发勤王令,而是要推选出一位凋令全局的人做统一指挥,不然各路勤王人马来了,粮草谁负责,安营扎寨在何处?”
      崇祯简单的两个问题,就把在场的所有大臣给问住了。
      这就是明末的朝堂。
      一堆不知兵事的官员,遇到问题后就心急如焚。
      这要是换做历史上的崇祯,肯定立刻就发勤王令了。
      事实上,历史也是这么走的。
      但是这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没有一个专业人士做统一指挥,整个顺天府在己巳之变中是乱成一锅粥的。
      就说山西巡抚耿如杞率领5000人入援,第一天被安排守京东通州,第二天又被调到京北昌平,第三天再调京南的良乡。
      每天赶路100里,却得不到供给,又累又饿的陕西援军忍无可忍,在郊区大肆抢掠。
      崇祯帝得知大怒,也不管什么原因,就把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打入死牢,全部杀掉。
      这种案例在己巳之变的勤王部队里非常多。
      更可怕的是,那些得不到粮草,朝廷又急催他们快来的地方军士兵,最后难以忍受,将军官杀了,直接成了土匪,大量的官方士兵混入了此后的农民起义中,给剿匪也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和难度。
      诸位大臣听皇帝这么一说,微微一惊,没想到皇帝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来。
      以往的皇帝,做什么事都是急性子,恨不得一口气立刻就把事情做好。
      而今天,给人一种不快不慢的感觉。
      钱龙锡连忙道:“陛下,臣以为当立刻召回袁督师,以袁督师为统帅。”
      “不准。”崇祯又给否了,“袁督师离京师尚且有距离,且需要他统兵正面对抗建奴,朕现在需要一个能够统筹全部,包括京师防卫的人。”
      韩?p连忙出列道:“陛下,臣倒有一个人选。”
      “韩爱卿,你说的这人现在已经在殿外。”崇祯道。
      韩?p微微一怔,不明崇祯说的什么。
      事实上,在历史上孙承宗的确在己巳之变中来了北京,不过是十几天之后的事了,而穿越者崇祯提前将他找了过来。
      在历史上,孙承宗也的确是韩?p推荐过来的。
      崇祯对王承恩道:“宣。”
      众大臣面面相觑。
      只见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历史上的孙承宗是这样的: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声音浑厚。
      “微臣参见陛下!”
      崇祯连忙走过去,将孙承宗搀扶起来,脸上带着笑容:“孙爱卿快快免礼,这么晚还将你叫来,辛苦啦。”

第2章应对之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