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6章 赚钱嘛[2/2页]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确实,真要这么做,一钱料也可以做出来和其他用料更多的钱币一样大小,只是不能比。
     放一块,很容易发现中间的孔洞大小的差别。
     “魏阁老,这耗用铜料多少是计算铜价和民间货物价格来算的,若是铜料不够,新钱怕是在民间会被抵制。”
     王国光皱眉说道。
     “钱币是朝廷铸造,有朝廷强制推行。”
     说话时,魏广德又指指盒子里的钱币说道:“这东西,总比宝钞强吧。”
     到了后世,哪个国家的货币还去考虑物价因素,计算制作成本的,都是国家背书,强推的。
     怪不得这些年,大明朝铸币不赚钱。
     因为大家都想的是把钱币做的精美无比,主要是含铜量高一点,越高越好,这才方便自己换回家熔炼了铸私钱。
     这话,魏广德能猜到,但是却不好说出来。
     他家以前干没干过这事儿,魏广德还真不知道,没听父亲说过。
     但是铸私钱的事儿,他是知道的,他家有参与,把卫所的碗口铳熔了。
     铸私钱,或许许多人觉得是不能说的秘密,放在后世就是印制假钞,不过在大明朝,特别是嘉靖中后期就不是事儿了,因为他们是“奉旨”铸私钱,朝廷还定了一比十的兑换价格
     “要禁绝民间铸造私钱,就不要在料上下太多成本,否则民间难以禁绝私钱泛滥。”
     魏广德环视屋里三人,压低声音说道:“早听说民间有兑官钱熔了铸私钱的,所以官钱的用料必须注意,我觉得官钱的成本,除了扣除料钱和工价外,朝廷至少要赚两成。
     如此,才能不给民间铸私钱有获利余地,同时户部要严格控制各地矿场,特别是云南铜矿开采。”
     此时大明各地虽然有大大小小许多矿场,可铜矿主要产自云南。
     只要从源头扼制住铜料,再有压低官钱的含铜量,就可以让民间铸私钱变得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没人继续干这个事儿了。
     防止民间私钱泛滥,用这招可比杀头更有效果。
     “我看行。”
     张居正其实老早就猜出魏广德用意,他也听说有人用官钱熔炼铸造私钱的事儿。
     “这样的话,出来的钱币可就用不了多久,表面就会锈蚀。”
     朱衡还是从工部的角度分析这么做的后果,虽然看起来工部铸币能赚更多,但是这利润是要进户部的,这是一早魏广德就说了,补充朝廷财政。
     “钱币会一直铸造下去,到时候可以让各地征收赋税时,将锈蚀太厉害的钱币交回工部重新铸造。”
     魏广德满不在乎的说道。
     “可是,朝廷哪来这么多的铜料?”
     是的,中国地大物博,也就是说说,其实一些矿石资源还是非常紧张的,就好比铜矿,金银矿等等。
     当然,说中国缺矿,其实也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大家都想有世界级的超级大矿。
     就说铜矿,中国发现的最大铜矿,其实和南美那边的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只不过可惜,南美距离大明太远,现在让大明水师横渡太平洋都够呛,至少在没有掌握西班牙人的航海图前,探测新航线就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不过大明周边,也不是没有铜矿资源丰富的地方,那就是倭国。
     “大明没有,可以从外面买回来。”
     魏广德说道。
     “买?找谁买?”
     王国光瞪大眼睛看向魏广德,满眼尽是询问之意。
     魏广德看看王国光,又看了眼张居正等人,见他们都是想问的样子,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宋时钱币就曾大量外流,何故?
     无非就是宋朝铸造的钱币样式精美,加之含铜量固定,比较好作为通用钱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大明要铸造的钱币,也不仅是在大明境内流通,我也希望能如宋时般流向海外,让海外诸国都尽相使用我大明钱币。
     相应的,他们要获得大明钱币,自然也要往大明贩运货物甚至金银及铜料。”
     “魏阁老,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海外哪儿有铜料?”
     王国光无疑是最支持大量铸币的,因为铸币要有两成利润,这可是进工部补充朝廷财政困境的,铸造越多可不就越好。
     只不过支持归支持,铜料是凭空变不出来的。
     铸币,要的可不就是铜料。
     其实相对来说,银币还更简单些。
     大明一直都因为铜料不足,铸钱数量少,所以民间流通不畅,才有了私钱的存在空间。
     用大明制造的铜钱买海外铜料,只要能算过账,那当然是好事儿。
     “倭国。”
     魏广德开口说道。
     “嘶。”
     魏广德话音落下,屋里几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十多年前,朝廷还在为倭寇烦恼,没想到现在魏阁老就想着要和倭国做生意了。
     明朝对倭国的警惕心是很高的,月港发出去的船引,每张上面都要写严禁和倭国贸易,根本就没有颁发和到倭国的船引。
     当然,和倭国做生意利润太大,所以出了月港的海船,有多少秘密驶向倭国,这个谁也说不清楚。
     而且,海商大多和“海盗”、“倭寇”有联系,出海后在外海把货物转移到别的船上,又如何不可?
     所以,朝廷一直严禁,但是大明和倭国的贸易却从来没有断过。
     光是金银比价的差异,就让海商趋之若鹜。
     利润,始终还是商人最追逐的东西,真敢冒着杀头的风险铤而走险的。
     “叔大兄还记得那份文书吗?”
     魏广德此时看向张居正,笑着问道。
     “你是说....”
     张居正已经知晓魏广德的打算,于是点点头。
     魏广德继续说道:“诸公别忘记了,我们是用大概六成铜换取倭国十成铜,是我们大明赚了,而我们付出的只是工匠精湛的铸币手艺。
     这也是削弱倭国实力的方法之一吧,倭寇在我大明抢掠多少财物,用这样的方法把财富赚回来,何乐不为。”
     “如果真如此,也不是不行,倒是可以让锦衣卫查探一番,看看倭国铜价如何。”
     张居正这次率先表态支持,大明不会和倭国做直接贸易,魏广德话里意思已经明确了。
     但是通过朝鲜商人转口,貌似也不是不行。
     赚钱嘛,不寒碜。
    喜欢。
  

第1046章 赚钱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