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4章 徐阶反击[2/2页]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名园。
     紫芝园建成后,叠石营造冠绝吴下,根据王稺登《紫芝园记》记载,一泉一石,一榱一题,无不秀绝精丽;雕墙绣户,文石青铺,绿金翠缕,穷极工巧。
     然而,就是这样一处名园,存世仅百年就焚于大火,遗迹全无。
     “这紫芝园不愧苏州名园,你我在此借住也是缘分,就不要去想外面的事儿,安心等待就是了。”
     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不过徐璠还是尽力安抚徐琨。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紫芝园外,几道人影绰绰,不过都只是远远观察,并没有什么行动。
     北京城,内阁。
     魏广德正在处理政务,听到门外传来说话的声音,不觉抬头看了过去。
     说话人魏广德很熟悉,是次辅陈以勤,只是不知他这时候来此有何贵干,于是不等人进门,魏广德就起身迎了出去。
     刚到门前,魏广德就看见陈以勤已经过来。
     “逸甫兄,快请进来坐下。”
     魏广德迎下陈以勤,转头对就后面的芦布吩咐道:“快去沏茶送上来。”
     等人坐下,芦布送上茶水退下去以后,陈以勤才从袖中摸出一份奏疏递给魏广德。
     初时魏广德还有些纳闷,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不过细看之后就明白了,又是隆庆皇帝要采买珠宝玉石,户部上奏请皇帝收回成命。
     魏广德大概明白陈以勤过来找自己是因为什么事儿了,可这事儿他不好掺和。
     “善贷,陛下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要户部采买宝物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没等魏广德开口,陈以勤就表态,他支持刘体乾,不能任由皇帝胡来,这样胡乱花钱用于自己享乐。
     其实皇帝要买什么,怎么花银子,只要是用内廷的钱,外廷都不好说什么,可现在是要户部给银子,就现在的财政形势,根本就没银子供他花销。
     看了眼后附陈以勤和殷士谵的名字,魏广德就明白了,他这是打算拉着内阁阁臣一起联名在这份奏疏上。
     “逸甫兄,这事儿有些难办。”
     魏广德有些为难的说道:“不知你是否知晓,陛下或已对刘尚书心生不满,若是你我具名上奏,怕是会起反作用,让陛下对他更加不耐。”
     于是,魏广德就把之前隆庆皇帝把他召入乾清宫问起这些年朝廷收支的情况说了出来。
     “要查朝廷收支,本该问户部,陛下却来问我,可想而知他对刘尚书的态度,此事闹不好,会让陛下认为我们沆瀣一气,联手欺瞒他。”
     最后,魏广德还是提醒道。
     陈以勤此事也是眉头微皱,他当然明白魏广德的担忧,不过还是有些不死心问道:“若是全体阁臣都署名呢?”
     “虽然陛下或许会认下此事,不过刘尚书去职也就不远了。”
     魏广德回答道。
     “如此,倒是难办。”
     陈以勤有些悻悻然说道。
     现在六部的官儿,最难做的就是户部,因为精通财政的本就不多,而朝廷又是入不敷出的局面。
     换人很容易,可是却很难找到接替他的人选。
     “把具名划掉,直接送进宫里去吧。”
     魏广德只好提议道,他可不希望陈以勤和殷士谵此时恶了皇帝。
     “兹事体大,我们还是去正甫那边议一议,看到底要不要联名。”
     陈以勤内心有所动摇,旋即开口说道。
     “好。”
     魏广德答应一声,随即起身就和陈以勤一起往旁边殷士谵值房走去。
     而此时高拱不在内阁,而是去了吏部。
     隆庆皇帝旨意最初只是署理,可是在杨博致仕时给高拱的旨意已经变为“掌部”,也就是说高拱的礼部尚书衔不是为了提升品级用的加衔,而是实打实的职权。
     所以,现在的高拱不仅是武英殿大学士,更是吏部尚书,有实权那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成为真正的吏部尚书,高拱自然就得两头跑,虽然一些公文可以派人从吏部送到内阁让他审阅,但一些事的商议,却不能把人从吏部招到内阁。
     部里的事儿,当然还是在部里面解决最好。
     所以高拱时不时就要去吏部一趟,处理一些有争议的政务。
     出门的时候,魏广德才想起这茬儿,于是小声问道:“这奏疏你有把握让高肃卿署名吗?”
     “只要大家都署名,他不会不署,即便心里不愿意也会写。”
     陈以勤笑道:“你没发现吗?这次他回来改变了很多,不再是原来那样,一切都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强迫其他人都要同意他的意见,否则就会对你不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次徐阁老的事儿把他教明白了。”
     魏广德笑道。
     “是啊,他算是明白了,可长此以往,权势就会更大,更难以制衡了。”
     陈以勤叹息一声。
     等见到殷士谵,晓以利害后,他沉默良久才说出了和魏广德类似的看法,对户部的陈情,还是不要参与好了。
     很明显,皇帝对户部退回他的旨意,现在不会有什么态度,甚至可能会褒奖,但实际上心里只会更恶了刘体乾,他的尚书位置已经不稳当了。
     这时候内阁再参与进去,说不定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就在他们在殷士谵值房讨论此事的时候,徐阶的信使也抵达京城。
     信使都是跟随徐阶在京城长期居住过的,对京城非常熟悉,所以进城后很快就持徐阶的帖子拜访了数个府邸,送上徐阶的亲笔书信,这才返回京城的徐府。
     虽然徐阶已经致仕回乡,原本的豪宅是嘉靖皇帝所赐,已经交回内廷,但徐阶在京城为官多年,当然也购置了自己的宅子,也就是徐琨那时候的住宅。
     现在留在京城的徐家人,都聚居在那里,也是徐家在京城的据点。
     而在当日散衙后,几位官员就收到了徐阶的书信。
     对于书信中的布置,不论如何,他们都只是记下,准备出手。
    喜欢。
  

第854章 徐阶反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