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潜伏至今,现在回朝绝对是有备而来,否则为什么早不回来?甚至静妃娘娘死了,他都没有回来看过,这不是?心。想必就算是死而复生,也不再是以前的他了。地狱归来的只可能是鬼。”
卢贞说话刚硬艰涩,像是刀片划在冰面上,听起来他比较像那个鬼。
“朕把这个国家治理的不成样子,朕心里有愧,你不认为魏王回来,正好救一救这个颠倒的乾坤吗?”
卢贞为人懒散,但七窍一个窍都没少,他听着皇帝说“魏王”二字的时候,就知道经过这么些年的淡化,再加此事一催,这被世人传为佳话的皇家手足情,早就不复存在了。赵无坤,也不再是以前的赵无坤了。
赵无坤经历过两次夺宫,外加这么些年身为皇帝的权利的滋养,已经被养成了一个“根正苗红”的皇帝。
“呵呵,陛下,魏王确实善战,乃是因为他自小受到培养,心里又有执念,肯下苦功夫,多年累积而成。可一个好将军,未必是一个好国主,他在金陵的时候,金陵的文官们也没几个和他有交情的,否则也不会一直和他作对”,卢贞眼神一闪,又变成了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赵无坤半信半疑,迟迟未做出决定。但最终,他还是下诏招赵无垠回朝了。
阿木古郎继任可汗位,按照议和时签订的协议,双方需要互通有无,大梁还需要备一份厚礼给蒙古使者,并且派人亲自将他送回去。就是因为这使者的一番言论,使得赵无坤下定了决心。
这位使者在送诏帖时,于朝堂上说了一句话,几乎瞬间扭转了对峙的局势:“中原果然富庶,贺礼都如此周到。漠北的风吹不到关内,恐怕诸位是没缘分体会其中的寒涩了。幸亏魏王爷死的早,要不然还得多吃几年沙子,活受罪。”
忌惮外侮,这是赵无坤这么多年一直锲而不舍的追查火\/药库的原因,只是没想到如今“外忧”与“内患”,他得二选其一。
“?心已经回来了”,赵无坤突然说。这话一说出口,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使者一脸怔愣,“陛下开的好玩笑,我们都知道陛下与王爷深情厚谊,在中原的历史上堪称一段佳话……”
“他现在在西部剿匪,等过几天暴动压下去,朕立刻就诏他回朝。”
使者表情凝固,“王爷死在北伐的战场上,是我等亲眼见过的。”
“正好朕也好久没见他了,要不使者多留几天,陪朕去看看他?”
赵无坤当皇帝这么多年,表演功夫是越来越醇厚了。
西部的赵无垠拿到了诏书,而漠北草原上的狼王,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南迪看着信件不解,“你逼他回宫做什么?”
阿木古郎看着远处的天边说:“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回北疆的。”
这话不着四六,南迪只能胡乱猜测:“大哥,你是想干涉梁朝的内政吗?”
干涉梁朝内政,这话说得有点高尚了,他只是不想看着他和那人闲云野鹤的过日子而已。他不答话,南迪只能继续瞎猜:“在他们朝廷里安几个间隙,翻云覆雨,然后迫使赵无垠回北疆?你逼他回来做什么?打你吗?”
南迪说:“那小子骨头又硬又臭,不把北疆打下来他死都不会罢手的。所以你看看,他的命有多硬?”
阿木古郎听着她的絮叨,陷入了无限沉思中。
第 62 章 第 62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