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6 章 第 26 章[2/2页]

定风波 北川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知道你的顾虑,放心,我心里有数。”
      葛永清的私塾坐落在一片杨树林里,伴随着朗朗读书声,踩着落叶枯枝,王道去见了葛永清。葛永清越老越显得温和,性子也似乎内敛了许多,但在看到王道的那一刻,有那么一瞬,他还是眼见得慌了。
      学堂渐渐安静下来,一屋子的半大孩子在他们脸上来回的看着,揣摩不透这些大人们的心思。
      这个学堂看起来很寒酸,里里外外统共不过三间屋子,看起来真像落魄书生回乡办起的私塾,饶是王道也有点怀疑柳叶眉的调查结果。直到他进了门看见卷书朗读的那张熟悉的脸。
      “永清,别来无恙”,王道率先开了口。
      葛永清让学生们早早散了学,和王道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少年身上总有种朝气,让人看了,心中便生出了一种活力。王道目送着他们出了窄门。葛永清给他倒了一杯茶,“老师怎么会来到这里。”
      “陈可辛,你的师弟,前些日子去了,虐待致死。”王道看起来很随和,但是一旦开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总是习惯悄无声息的掌握话语权。葛永清作为他的徒弟,自然很了解自己师傅的这个毛病。但是很可悲,他骨子里也是个控制欲强的,他也喜欢掌握话语权。这师徒二人性格才能都很相似,这就是王道当初看重他、欣赏他、大力培养他的一点。没想到却是养虎为患。
      “老师是怎么找过来的?你我有二十年没见了。”茶盏送到王道手边,王道一动没动。
      “他是怎么死的?”王道直直的盯着他。
      葛永清知道连续两年多,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暗中调查红蝉会,却没想到幕后的人会是王道。
      都快入土了,还停不下折腾。葛永清心想。
      “我远离朝堂二十多年,国已易主,朝廷上的事我怎么会知道”,葛永清继续打哑谜,看样子想和王道杠到底。
      王道恍然大悟,好像才看清这个人。不知道是之前的儒雅懂事都是装出来的,还是多年的仕途艰难把他给磨成了这个浑身毛刺的样子。
      “你与李啸倾,是怎么联系上的?”
      “……被贬之后,他救了我一命。”
      王道没想到他会说真话,但看他的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两个人早已心知肚明。
      “我不管你要做什么,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坑杀贤臣。如今户部易主,李啸倾一直与魏王敌对,北伐之战迫在眉睫,军需供不上,前线的士兵们怎么打仗?!”
      “老师,我之前也是贤臣。”
      王道看着他,“你入魔了。你因为自己的遭遇,就要拿天下人开刀吗?”
      “我没有拿天下人开刀,也没有要报复任何人。你看现在的大梁,不比定元年间好多了?”
      窗户纸开始捅破了。
      “老师,你应该知道,赵玉恒不适合当皇帝,他坑杀了多少的贤臣良将,就为了收回自己手中的权利。大梁迟早会死在他手里!”
      先祖皇帝临终前,为自己的子孙考虑的很周到,把军民财政四种国家大权划分给了五位大臣。余出的那一位,就是宰相——王道。也就是说,皇帝的权利,基本都被架空了。当初唐炜乔之所以反叛也是因为这个,他手里握着军权,而赵玉恒要把他逼死。
      王道也记不清当年和了多少的稀泥,才保住了这条老命。这种干吃饭不干活的好事如果按在今上赵无坤的头上,得把他给乐死。
      若是把两位皇帝的上位顺序给换一换,大梁的经济能提升百年,也不会有蒙古人攻城略地占领北疆的后事。可惜,历史就是这么造化弄人。
      “好,就算是你的初衷是为了大梁,那现在呢?你看看现在的朝廷,还不如定元年间。”
      葛永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师,你怎么就知道我的人,不如你的人?”
      王道无话可说,他甚至有点被说服了。若是真的有才,能为国家办事,哪个党派重要吗?
      直到他想起了魏王。
      “那魏王呢?你把他害死的话,谁能顶替这个位置?”
      这下轮到葛永清沉默了。
      王道乘热打铁,“你说你是为了大梁,为什么我听闻,李啸倾和蒙古人有勾结?勾结外侮,也是为了大梁吗?”
      良久以后,葛永清才颤声回答:“……一国不容二主。一个国家要想迅速发展,权力必须集中。”
      “但不应该是现在。”
      葛永清沉默以对。
      从私塾出来已是正午,马车疙疙瘩瘩扫着落叶,王道闭着眼小憩,吩咐说:“带走任远之和那个孩子,先观察金陵和红蝉会的动向。”
      他愿意给自己的徒弟一次机会,哪怕是叫醒他也可以。

第 26 章 第 26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