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1 章 第 21 章[2/2页]

定风波 北川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心思敏锐的人。
      思勤看着赵无垠肩上的雄鹰,忍不住低声骂道:“蠢货。”
      “整队回营。”
      回到蒙古包,阿木古郎正在推算沙盘,他全神贯注像模像样的看看地图,又在沙盘上拿染红的秸秆标注一下。
      思勤走过去看了一眼沙盘,忍不住朝天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不想打咱就回去,你老招惹他做什么?招惹了你又不去见人家,到头来还不是拿我当挡箭牌?”
      “谁说我不想打了”,阿木古郎反驳道。
      “你看看你”,思勤指了指沙盘,“你看看你这队伍分散的,哪里像是要攻城略地的样子,你这分明就是在四处捣乱嘛,打完了就跑,抢不过就还回去,攻不下的就一天天的硬攻,好得整点儿有技术含量的。还搞夜袭,你对胡刀铁骑搞夜袭,跟小孩子过家家有什么两样?自己送人头吗?”
      思勤已经对他彻底无语了,都懒得指出他战术上的错误。
      “你这是消耗自己的战斗力”,思勤十分无奈的说,“把战场当游乐场那也得看对谁,对付这样一支完整强劲的军队,不是你说四处捣乱就可以投机取巧取胜的,更何况咱们根本不缺兵力,不需要那些以少胜多的法子。依我看,现在根本不是打仗的时候,你忌惮他的胡刀铁骑,他也忌惮你的蒙古大军。咱们各退一步,蒙梁边境线安安稳稳的岂不甚好?”
      “赵无垠不会让边境线安稳的”,阿木古郎突然站起身背对着他说。思勤扫了一眼他渐渐攥紧的手指,心下也开始有点担忧:阿木这个疯子,不会真的要举兵南下吧?
      思勤内心正思衬着对策,只听到阿木古郎突然吩咐道:“收兵。”
      三日内,蒙梁边境线的蒙古军全线收兵。
      蒙古收兵以后,赵无垠担心这些考生错过开科考试,命左丘护送这批赶考的考生赶往金陵。
      他们走后,赵无垠掏出折叠好的作战图,打算和袁址商议一下北伐的事情。袁址似乎对那几个考生十分在意,竟亲自驾马护送到关口。等归来时,赵无垠就看着他拿起一面小白旗插在了一丛不起眼的土丘之中。
      “这地方可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赵无垠问。
      “这是蒙古兵关押俘虏的地方”,袁址的表情有些悲苦。本以为征战沙场之人见过的死人不比活人少,对这一行行径应当是司空见惯了,赵无垠竟一时不解,不知道他是怎么分出那点怜悯之心给那些俘虏的。
      “是那些书生告诉你的?”
      袁址也不回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白纸黑字的信纸递给他。赵无垠接过扫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怜悯是哪里来的了。
      “好文笔,看来我们可能一不小心救了今年的金科状元了。”
      此信写的洋洋洒洒壮志激昂,有种厚重而悲愤的华丽感。让人看了恨不能立马提刀去和蒙古人干一架。都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岂不知书生一张嘴,胜过百万兵。
      “他叫什么名字?”赵无垠看着信品了又品才开口问。
      “姓叶,名子?蕖K?蔷┒既耍?妥≡谝郧熬┏歉??紫隆W蛞购退?牧艘环??叶加行└锌?!
      “所以你是决定要北伐了?”
      “不打不行,再过个几十年,先不说后辈们都以为北疆十七城就是蒙古国的地界,最主要的是,那个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太行山与长城相连,天然的防线。我们不打,后代几百年也安稳不了,总有人要打。”
      “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吗?”
      袁址转头目光深沉的看着他,说:“多那一重麻烦做什么,你做了主不就得了。再说,陛下就算不同意,能拦得住我们吗?”
      赵无垠是有顾虑的,毕竟袁静还在宫里当“人质”。而且,北伐是大事,总要跟皇帝说一声,可万一皇帝不同意,他们也不可能丝毫不管皇帝的意思自主起兵。哎,想想都麻烦。
      袁址说:“无需想那么多,先皇说军权在你手就是在你手,装傻充愣大家分工合作互不干扰是眼下最好的状态,等事成,大不了找个机会辞官退朝即可。现在不是顾虑皇帝面子的时候,定元年间朝政为何腐败,不就是因为权利互相牵制人心顾虑太多了吗?大梁如今的局势,是需要一个能说话做主的人。那些人要的规矩和面子,等以后再给也不迟。”
      从理智上来说,袁址说的对。他们现在需要绝对的效率。如今蒙梁既然已经开战,大举北伐是最好的时机。
      营帐外雄鹰又在嘶鸣,仔细听,外面刮起了一阵大风,赵无垠掀开门帘一看,原来是它一直立着的那根木头架子给刮倒了。

第 21 章 第 21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