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7 章 第7章[2/2页]

定风波 北川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臣遵旨。”
      袁址嘴角一咧,武将们的春天来了。他感觉浑身从上到下,心情瞬间舒畅了。被压迫了近百年的武官终于开始有了地位。
      这时王道站了出来,“陛下,袁将军虽然有罪,罚也就罚了。但底下的兵操劳数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这之中还有不少是从民间、异族沿途带进来的,需要安抚才能体现我大梁的胸怀。”
      赵无坤一甩袖,“就听宰相的。”
      赵无坤自从登了基,什么事情都听宰相的。他这个皇帝怎么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也都是王道一手指点出来的。赵无坤算不上绝顶聪明的人,但此时美人在侧,心宽体胖,他的包容性还是很强悍的。他不怕别人夺他的位子,反正他本身就不想当。作为一个皇帝,他连最基本的皇位都不在乎,更别说其他了。
      赵无坤如愿退了朝,去了后宫。金陵皇城是仓促之下建来的,因此和京都的皇城是没法相比,后宫只有十间院子,有九间是空的。他去了离着自己寝殿最近的一间——玉春正在和袁静学写字。
      带走玉春,是赵无坤当初答应做皇帝的唯一一个条件。
      袁静和玉春起身向皇帝行礼,袁静识趣道:“臣妾先告退了。”赵无坤叫住她,告知了?心要跟着袁址出征的事,“?心手里握的是军权,不该成日锁在宫中”。袁静道谢,转过身眼泪就掉了下来。
      ?心六岁以后,也就是迁都之后,就开始跟着夫子学习诗书骑射,从那以后根据大梁的礼节,除了例行的请安,便再也没有留在她身边过。而如今他却还要跑的更远,去做那天天都要拼命的事。即使袁静见惯了征战归来满身伤口的亲人,一时也难以适应。
      三日后,?心拜别母亲,奉命跟着袁址驻守西北。蒙古和契丹正打的热火朝天,袁址不得不防被引火烧身。边境总是不安稳的。
      只是袁址这一走,便拉开了文武官对战的序幕。是战争,总要有牺牲品。
      景佑七年,也就是袁址出征的第二年,一位叫朗才的画师被进献给皇帝,赵无坤见他工笔绝伦,赐了个翰林学士的职位,亲近有加。
      景佑七年末,王道因反对立玉春为后被降职,令立太尉李啸倾为相。
      景佑八年中旬,玉春难产致死,御使大夫刘任毅上书弹劾王道,朝堂之上没有人为他说话,紧接着王道被贬湘州。
      景佑九年,枢密使魏琪、中山郡王卢贞、骠骑大将军薛鸿飞一致上书谏议:袁将军和四皇子屡次放走蒙古俘虏,勾结外敌似有反心。并盛上了袁将军和各国使臣来往信件,事情发酵到最后,甚至诬陷燕云十六州之所以丢失,就是袁址和唐炜乔联合密谋的结果。唐炜乔听说后,从大同派使者来信,诬陷此事为真。
      袁静为证清白忠心,自刎于大庆殿……

第 7 章 第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