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场抢米的闹剧最终以大家买米的形势作结,梁景秀总觉得这其中有些蹊跷,但思来想去又说不上个所以然。
      最后许元治道出了其中奥秘,“怕这个米行就是赵家的吧?”
      梁景秀不解若是赵家米行,他何至于要带人去自家米行买货,但耐不住好奇去查探,竟果真就是赵家的米行,于是惊奇地看着对方,“你是如何知晓的?”
      “猜得。”许元治因为将事情猜中而显得有些得意,随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其实这并不难猜,时间节点都过于太巧合,甚至于一早开始那个去米行闹事的家伙或许都是托也说不准。”
      许元治的话乍一听像是十分荒唐,但只需要认真钻研其中细节,便会知晓其实是可行的,起初是以两人大声吵架引得旁人围观,起哄之下吵闹变成哄抢,最后赵家出面说要购入全部的大米,以至于令百姓觉得米价会飞涨而纷纷不顾价格囤米。
      “既是算计好的,难道我们也被算计在内了?”
      “我恐怕我们的角色也是有人扮演的,只是我们出现提着那个位置罢了。”
      有时候那巧合就是令人这般捉摸不透,只是那家米行是赵家的,他导出这样的戏码着实令人感到费解。
      “这是为了高价卖米?”梁景秀觉得有些摸不清状况,为了一点银两,至于做到这个份上,“何况百姓也不是傻子吧?”
      百姓自然不是傻子,但当人陷入恐慌时,自然就会乱了分寸,以至于会因为害怕而作出令自己都费解之事。许元治沉默着,以往若是闹灾,物价必然是要上涨的,而米价首当其冲,一袋子大米三两其实并不算是特别高价,他曾听说有一年因为气候的缘由,田里颗粒无收,那年米价十两一袋都未必求得到。
      既是令人费解一事,恐这其中会有什么隐情?
      “这件事应当告诉哥哥。”梁景秀皱了皱眉头,“有人在城中故意哄抬米价,哥哥近日忙于治水之道,江南城县令又还未到任,恐是照顾不到位,届时必然会引得民愤。”
      梁景秀可不想哥哥梁广在前线战斗,后方这些人却在给他拖后腿。
      然梁广听完梁景秀的话后沉默了片刻,他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修路,以至于他一连问了三次,才知当下江南政务吃紧,“让杨师爷来一趟吧,此事交由他,景秀和元治从旁协助。”
      但杨师爷对于梁景秀所言不以为然,“还不到断粮的地步,不过是米商的手段罢了,小手段,还不到县衙插手的地步。”
      杨师爷的态度令梁景秀感到吃惊,若不是知晓杨师爷这人比较迂腐,凡是只认个死理,她几乎都要怀疑这杨师爷是否同商贩勾结起来。
      “不过若是能寻到米行囤米哄抬米价的证据那便不一样了,只是按照以往天灾的现象来看,这米价虽涨了,但三两一袋好像也挺良心的。”
      “良心?”梁景秀倒吸了一口气,“普通家一月开销也不过三两罢了,眼下一袋子的米就要三两的银子,这简直就是土匪!”
      “土匪?”不想杨师爷一本正经地解释起律例,“按照律例而言,米行最多只能算得上不当经营,还算不得土匪行径,若是

第088章 奇怪的赵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