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六章:孙传庭的诉苦[1/2页]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数沙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福寿膏就是大烟,从1600年代开始,荷兰人通过贸易,将这种东西与烟叶带入大明境内。
      这种让人上瘾的东西,迅速在大明境内开始流传。
      福寿膏因为种植环境的原因,所以无法在国内大规模种植。
      反倒是烟叶,在国内泛滥成灾。
      但当时的统治者视这种东西如洪水猛兽,下了严旨禁绝。
      崇祯登基后,下过旨意,让各地铲除烟叶以及福寿膏。
      可连年的战乱,让这种东西的需求量剧增。
      江南沿海的走私商,热衷于贩卖福寿膏。
      可因为产量低下,所以数量并不是很多。
      等到孙杰占领江南后,有不少福寿膏在市场上流传。
      虽然还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但来自现代的孙杰自然知道这种东西的危害。
      于是,就让各地禁绝福寿膏,同时苛以严罪。
      崔星河向孙杰拱拱手,一脸笑容的回道:“谨遵陛下旨意!”
      崔星河身材高大,样貌出众,不管什么时候,长相好往往占有很大的优势。
      虽然孙杰并不是样貌协会,但在看到长相出众的崔星河时,心情难免也会愉悦。
      那高大的身材站在孙杰面前,脸上带着正义的光,让孙杰极为高兴。
      “这件事交给你办,我最放心了,你的能力毋庸置疑。以后将会有更大的舞台等你。”
      孙杰走了下来,拍打着崔星河的肩膀,一脸笑容的劝勉。
      好一幅君臣相和的模样,但孙杰不知道崔星河早已经变了心,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乐乐呵呵的,但内心里早就龌龊不已。
      说了一些劝勉的话后,崔星河离开了这里,他并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在金陵城中转悠。
      他带过来七八个随从,这些随从现在遍布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他的这些随从之前是跟着他从陕西那边过来的,对他忠心耿耿,也和朝廷当中的某些小吏小官算得上是熟人。
      有他们这些人在,崔星河也能及时掌握如今金陵的情况。
      他在金陵城中并没有住处,所以只能住在客栈里。
      现在时间还早,待在那里也没有意思,还不如在街道上转转。
      天空擦黑,他回到了客栈,派出去的那些随从也回来禀报如今的情况。
      短短的一天时间,他就将如今金陵市面上所能知道的消息全部掌握。
      他当然也知道了如今孙传庭所要面临的困境,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当所有的手下散去后,他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陷入黑夜的金陵城。
      他的脸色逐渐阴沉。
      人往往是会变的,会根据当下的处境做出相应的安排或者对策。
      刚开始,崔星河想的只是把自己摘出去,可如今他有了更大的谋划。
      反正早晚也要出去,早晚也要到海外,还不如现在趁着在国内,把之前没有办过的事情全部办一遍。
      他非常痛恨孙传庭和卢象升,他觉得是这两??人阻挡了他的脚步。
      他认为孙杰之所以将他派到海外去,里面肯定有他们两个的阻挠。
      他能这样想也毫不意外,人心是自私的。
      在他看来,孙传庭肯定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影响,从来任用那些前明遗臣。
      毕竟从根子上来讲,孙传庭与那些前明遗臣是一伙的。
      他要做的,就是将孙传庭彻底毁掉。
      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其他人也别想得到。
      ……
      第二天天刚刚亮,孙传庭便起了一个大早。
      他将自己最近所调查的那些资料,全部整理在一起汇集成册,装在牛皮制成的公文包中出了门。
      他的住处与孙杰的住处不远,急匆匆的夹着公文包来到了孙杰这里。
      进入到书房后,他将手中的东西高高举起,看向孙杰,开口说道:“陛下,这里面的东西是臣最近这段时日所整理出来的信息以及资料。
      根据臣最近调查的结果来看,吴之荣的死和刑部失踪的那两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
      前脚吴之荣刚死,后脚那两个人就失踪了。臣也派人找过,可至此依旧了无音讯,这两个人的顶头上司是孙晓海,但缺乏实质性的证据,只能将他监视起来。
      尽管臣询问过他,但他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还是装的。”
      孙传庭静静的说着最近发生的这些事。
      这些事情里面有些,之前向孙杰禀报过,所以孙杰也知道。
      但听着听着,孙杰便从孙传庭说的这些话中,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于是问道:“可是遇见了什么问题,或者遇见了什么难题?”
      孙传庭叹了一口气,声音变得低沉,“臣现在是黄泥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臣现在的身份很尴尬,如今市井上流传的那些消息,想必陛下也听过了。
      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为的是大秦江山永固,为的是万事太平。
      从臣追随陛下起,从未做过对不起陛下的事情,可如今市面上的那些谣言却将臣污蔑成一个乱臣贼子,狼心狗肺之人。
      陛下交给臣的事,臣定然要完完本本的做好,臣可以不在乎那些流言蜚语,但却不能不顾及陛下的身份,若是因为臣的过错从而让陛下落下识人不明的骂名,臣的罪过就大了。”
      孙杰静静的听着,从这些话当中听到了委屈。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追随孙杰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因为出身问题,又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嫡系。
      平时和那些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做事上备受排挤,现在调查这事儿,又有数不清的高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现在只调查到孙晓海,就有无数流言蜚语袭来,要是调查更加深入,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
      只要是个人,都无法忍受别人的污蔑,更别说是孙传庭了。
      孙杰当然清楚孙传廷心里的苦楚,他走了下来,将孙传庭手中的公文包拿起。
      “你做过的那些事我心里都清楚,我都记得,现在市面上的那些谣言不利于你,这后面肯定有人故意为之。
      你的能力我一清二楚,如果这件事交给别人的话,恐怕根本查不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整个朝中我看也只有你有这个本事。
      你就好好的办吧,不要担心这些事情,待会我会下个命令,给你便宜行事之权,由你全权督办此事!”孙杰说道。
      孙传庭说这么多,无非一个问题,那就是手中权利不足,无法全力督办此事。
      既然如此,那就给够他的权利。
      事实上,现在的大秦官员并不是铁板一块。
      从根子上讲,分为两个阵营。
      一是陕西官员,这些人数量最多,占据各个重要部门,基本上是实权人物。
      二是以孙传庭和卢象升为主的前明之臣,除了孙传庭和卢象升把持文、军参院之外,剩余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底层官员。
      这两支人马,压根没有办法和谐相处。
      除非将另一方彻底打倒,不然根本没法言和。
      如果能利用好这个矛盾点,那么就能带来很多好处。
      事实上,孙杰当初并不是故意为之,确实是孙传庭能力出众,能够胜任此事。
      后来,事情一步一步的发展,陕西籍的官员眼看着越来越嚣张跋扈,所以就一直让孙传庭担任文参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派系纷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孙传庭和陕西籍的这些官员相争,这是必然的事。
      孙杰用强权可以压住,但这样真的好吗?
      就像明朝时的淮西勋贵一样,把持朝政几十年,若不是朱元璋后来下狠手将其连根拔起,凭借着朱允?烧飧龇衔铮?衷趺茨苤坪猓
      社会需要多面发展,朝政也需要多面开花。
      铁板一块,对朝政百害而无一利。<

第三百五十六章:孙传庭的诉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