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秦军校[2/2页]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数沙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思想、体能、战略、战术、后勤、协同、火器运用等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孙杰从现代弄来的书籍,糅合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以及之前的那几次仗。
      这些军官基本上都识字。
      因为孙杰选拔军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条件,那就是识字。
      很早之前,孙杰就在军中办了识字班,由秦商出人,闲暇时候教他们写字识字。
      升迁时,识字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甚至还会以认识字的数量,进行记功。
      这是独立于战功之外的军功。
      如今的这些军官,基本上都是孙杰早期选拔出来的老卒。
      时间久,学的长,自然认识很多字。给他们上课,也不会费太大劲。
      课程为期两个多月,从二月初上到四月中。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课程安排的很紧。
      每天差不多有十四个小时的时间都在上课,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假期,除了某些不可抗力的事情之外,吃住都在军校。
      ......
      天空黑暗,东边的天上看不到太阳。
      孙杰站在宿舍楼下面,看着手上的腕表。
      指针停在四点整。
      “叫醒他们!”
      孙杰看向身后的陈虎,说道。
      陈虎拿着大喇叭,朝着宿舍楼大喊:“集合,集合!”
      唰!
      宿舍楼瞬间亮了,这个五层建筑中,学生们纷纷打开桌子上的太阳能台灯,开始穿衣。
      十来个呼吸之后,便有稀稀疏疏的脚步声从上面传来。
      黑暗中,一个学生拿着手电筒,从楼上跑了下来。
      随着下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个整齐的队列,出现在孙杰面前。
      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八分钟。
      不满意!
      孙杰站在这些人前面,手持喇叭,喊道:“你们知道你们今天浪费了多久吗?
      足足八分钟,这么长的时间,你们知道在战场上意味着什么吗?
      战场瞬息万变,一刻都不能耽搁,谁都不知道下刻意味着什么。战场,不是儿戏!”
      孙杰给这些军官们每人都配发了机械表,同时教授了他们时间概念,这些军官们自然知道孙杰说的八分钟有多久。
      现代的时间单位和古代差别不大,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一天十二个时辰就是二十四个小时,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
      换算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压力,一讲就通。
      孙杰的声音在这黑暗中不断涌现。
      “现在,向右转,跑步走,绕着操场跑十圈!”
      孙杰一声令下,这些士兵纷纷转向右边,在陈虎的带领下,来到了操场上。
      一边跑,一边喊着号子。
      “孙大人的兵,能打仗!
      孙大人的人,能吃苦!”
      一遍又一遍,不断地在军校上空出现。
      十圈之后,天还很黑。
      陈虎领着这些学生,在操场上练着把式。
      一板一眼,整齐严肃。
      七点,早餐时间到了。
      面积不大的食堂中,学生们井然有序,排着整齐的队列领取饭菜。
      食堂的样子和现代的差不多,一个巨大的大厅,里面摆放着桌椅板凳。
      学生们的饭菜很好,大米面食,肉食鸡蛋。
      大量的碳水和高蛋白。
      这种伙食,只有那些富庶的地主才吃的起。
      孙杰这里,敞开了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七点半,开始上第一节课。
      和现代大学差不多的硕大教室内,孙杰站在讲台上。
      “上课!”
      孙杰带着小蜜蜂,声音很快传遍了教室。
      “起立!”
      作为班长的陈虎大喊一声。
      唰!
      学生们站了起来,朝着孙杰行礼,同时大喊:
      “校长好!”
      “坐下!”
      孙杰回了一礼,学生们又坐了下来。
      清了清嗓子,孙杰拿起一根粉笔,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战略”两个字。
      “什么是战争?在战争之前,身为将领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这便是今天的内容......”
      孙杰站在讲台上,小蜜蜂把他的声音传遍整个教室。
      下面的学生们纷纷记录着重点。
      时间一晃便是两个月。
      经过军校洗礼的军官们脱胎换骨,精气神以及能力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当他们回到各自的军队后,又按照孙杰教给他们的内容,对麾下士兵进行训练。
      短短的时间之内,士兵们的战斗力将会得到最大的提升。
      ......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孙杰设立的那些部门也一一完备。
      其中,文参院和军参院总参事都由孙杰担任。
      文参院有两个副参事,分别是王笔和杨临。
      除了副参事之外,王笔兼任户部和税部,杨临兼任财政部。
      农部是由很久之前就投靠孙杰的陈德担任。
      他本来是一个老农民,是第一批投靠孙杰的人,对孙杰忠心耿耿。
      这几天进步很大,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工部是由寇礼担任,他这个人能力不错,完全可以胜任。
      礼部是孙初文。
      这是一个清闲衙门,交给孙初文再好不过。
      教育部是杨和,这个部门目前没有什么用处。
      这个杨和,是秦商的士绅,举人出身,能力尚可。
      水利部是赵涛,是西安府的一个秀才。
      八股文写的不咋地,本事不小,可以胜任。
      商业部和工业部由孙杰直领,这两个部门目前没有什么用处,但在孙杰规划中,以后可是重中之重,必须直领。
      文参院的部门,主要就是这些。
      虽然少,目前也够用了。
      至于多招出来的那些人,则充为各部文吏,充当办事员。
      军参院这边,副参事为陈虎,赵大顶和梁五。
      总参谋部是孙贺,他之前是王笔招来的账房,因为头脑活跃,后来被孙杰充入军中当参谋。
      总后勤部是陈朝,也是第一批追随孙杰的人,仅次于陈虎他们。
      总参赞部是李存旭,兵部是孙大平。
      他们两人以前是军中千户,功劳不小。
      总装备部,由孙杰直领。
      目前,军中装备尽出孙杰之手,由他直领最合适不过。
      在军参院各部之下,也有数量相当的办事员。
      这些人,都是大秦军校第一期学院,能力出众。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秦军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