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海一国如今还掌握在孔融手中的只有昌都,高密两座。高密一县在王修手中,现在姓李还是姓孔还是两码事。
      昌都一旦陷落,孔融这个北海国相就变成了空头国相,一兵一卒都调遣不动。
      就冲李云义做出的选择,太史慈就要帮忙到底。
      何况,这也是他想做的事情。甭管孔融仁义与否,他要报答的都是北海的百姓,与孔融无关。
      这一次援助,孔融态度如何,他也不放在眼中。
      出身贫寒,在辽东苦寒之地待过的太史慈,与高高在上的士卒不同,他深知百姓疾苦,能够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这群人的领袖。
      他只在乎自己弟兄的利益,不叫他们失望。
      “大郎莫要说了,俺们从辽东乘着海船南下,一路都听你的。”
      队伍当中,一个憨厚汉子挠头大笑,倒是道出一众人心声。
      他们目光灼灼,已经迫不及待的翻身上马,想要出营了。
      另一边,李云义正在嘱咐:“叔治兄,这一军就拜托你了,未来数日,放缓行军,前后警戒。哪怕是一日只能行二三十里,也要放慢速度。”
      王修见他这般说了,只是低头沉吟:“国相并未施恩与你,你却为国相着想......”
      “着想?”李云义哂然一笑:“我是为了北海百姓,是为了保家卫国。君上不仁,我等小民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王修闻言长叹一口气,心中颇不是滋味。他是孔融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对孔融的好感胜过恶感。
      可面对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他仍旧是心中有了失望。
      他自幼便是听着孔融的名声长大,却未曾想过孔融名声在外,却败絮其中。
      刘某一事他还能置身事外,但他在与黄巾搏杀的时候,孔融却在高台之上,无动于衷。
      “这般说到也不错,只是这一千汉军,三百伤员,全系我一人之手,是否有些冒险?”眼下李云义将大军托付自己,他却并无喜色,只是惶恐。
      “冒险?”李云义看着王修郑重的神色,知道这是他的心里话。他是真的认为此事事关重大,才慎之又慎。
      “张开司马,肖飞军侯二人辅助与你,加上一千敢战老兵,只要叔治兄有心带着他们回家,一切就不成问题。”
      “若是叔治兄还有疑虑,不妨收下锦囊。”
      “锦囊?”王修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蜀锦制成的锦囊上面娟秀着白鹤,一脸疑惑。
      这个时候可没有锦囊妙计的说法,王修对于一个锦囊能够解惑,疑虑满满。
      “锦囊当中,有我书写的法子,遇到难题之后,任用便是。”
      李云义信心满满,将锦囊塞到了王修手中。
      “使君。”
      时值此刻,太史慈归来。
      “末将已经整军,何时出发?”
      他是急性子,一分一秒都不愿意耽搁。
      “此事不急,大军明日开拔,骑兵今夜出发。”李云义摇头,按照俘虏所言,攻城器械从剧县出发,比轻装简行的步兵抵达,要晚三五日。
      而司马俱刚到昌都,自己还有时间。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让大家好好休息。”李云义嘱咐,他一夜未眠,现在困得要死。

第89章 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