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说过要给霍平朔培养账房先生,沈绎在给霍平朔过完生辰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此事。
人自然是从军中出,霍平朔挑了十来个脑袋灵活,能简单识文断字的士兵,交给了沈绎。
“原本是请孔先生教授正儿一人,如今又给先生填了学生,这束?自然也是要加的。”
沈绎将封好的束?放到孔博涵面前。
虽然这些人是培养做账房先生的,但沈绎觉得,既然教了,就索性把能教的都教了。
日后若是不做账房,没准还可以给霍平朔做个文书什么的。
毕竟他军中缺少这样的人。
所以,直接把王府西院隔出来,做成私塾,让孔博涵一并教了。
“当年将军救我一命,我承诺将军,他在十三关开私塾时,我便是第一任先生,为他育良才、教子民。因此,这是我的分内之事,夫人无需多付束?。”
沈绎闻言,笑道:“原来教导正儿,是分外之事啊。”
孔博涵非但未觉得尴尬,反而笑道:“我也是要讨口饭吃的啊。”
沈绎先前觉得此人性格儒雅,今日才知,却也是个有意思的实在人。
“当时在军中,怎么不教呢?”沈绎好奇的问道。
照孔博涵的说法,霍平朔应当早就有开设私塾的想法,既然先生都有了,为什么不直接开起来。
“分身乏术啊。”
沈绎想了下,大概明白了,里里外外动笔的活,都靠他一个人,哪还能有时间去教书。
晚间霍平朔刚回府,就被沈绎带到西院。
原本陈旧的院落,此时已然完全不同。
室外已经新植上花草,回廊上也都悬挂了挡风的垂帘,窗纸也都更换了新的,陈旧破落的墙壁已重新补漆描金。
学生及夫子用的笔墨纸砚,坐用器具,也都摆放整齐,且无一不精。
“好多都是从陶山带来的,没额外花费多少。”沈绎见霍平朔的神情,便知道他在盘算,这番下来,她又花费了多少银钱。
霍平朔没想到沈绎会如此郑重其事的搞个私塾出来。
刚进来的时候,他是心动的,这是他计划了许久,却碍于十三关困境,不能实施的事。
如今就这样呈现在眼前,如何能不心动。
“这是公事,不是私事,花费不能由你担。”
他已经让步,让她担着府中的花销,断不可能再让她担这私塾的花销。
“你的事,与我而言,都是私事。”
沈绎回过身,看着霍平朔,慢慢的说道,只是突来的鸣锣声,掩盖住了她后面的话。
霍平朔从沈绎的眸子中,看到一片橙光,就着鸣锣声回过身。
只见王府北方火光肆意。
已经无暇问沈绎刚才说的是什么,说了句:“我去看看。”,便快步朝马厩跑去。
沈绎勉强跟上霍平朔,拉住他的手,说道:“带上我。”
“你担心他?”霍平朔猛的停住脚步,问道。
起火的地方,正是山水商行的方向。
沈绎猝不及防撞入霍平朔的怀里,鼻尖的酸疼,让她眼中不由的带上了泪花。
那一条街,都是她的商行,都是她的人。
钱财的损失且不说,那些活生生的人,她如何不担心。
可是,她又该怎么和霍平朔说?
她唯一能拿得出来的理由,也就只有应景年这一个。
城内的鸣锣声再次急促的传来
第62章 你担心应景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