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他们对他的一腔敬仰和拥戴。
只是,不知道他的这颗心,何时能分给她一点点,让她有一个安稳的靠山,可以平顺一生。
应景年很想说:你就夸吧,可劲夸你那武夫夫君吧。
碍于旁边有人,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也不知道这怀赤子之心的平西王,多年后,对我的承诺是否能如金子般不变。”
承诺?
沈绎轻轻掀起帽纱的一角,双唇紧抿。
“没事,说错了。”应景年见沈绎的神色,知道自己嘴快,说错话了。
沈绎冷厉地盯着应景年的眼睛,开口问道:“你确定?”
应景年清楚,沈绎的这个眼神是在告诉他:她现在很生气。
他知道沈绎动怒的后果会很严重。
当年她在陶山沈家,就是顶着这样的眼神,带着人上了土匪寨,将调戏她的几个土匪打伤打残,并扔到陶山府衙的大牢中。
应景年想起那几个土匪的惨样,不由地缩了下肩膀,深知自己要是说不明白,可能会有血光之灾,急忙说道:“听我解释。”
沈绎懒得和应景年废话,直接转头看了眼金松。
“别动手,这人多,我不废话,”应景年离金松远了点,压低声音说道,“我只是让平西王承诺:他永远做你在天启的后盾,永不背弃你。不过,他不知道我提的那个人是你。”
如果手边有能扔出的东西,沈绎会毫不犹疑地全都砸到应景年的身上。
她感激应景年为她要的这个承诺。
但,这个结果的过程,她不能接受。
“应景年,你告诉我,他一个铁骨铮铮的平西王,为何会折在你的这种小伎俩下?”
“你如何忍心,这般算计他那颗赤诚之心?”
“我当时与你怎么说的?你与他是在商言商,我与他是在私言私。”
“我所求的,是他心甘情愿地为我和正儿扛起圣人与世家的压迫,而不是为了这十三关百姓,不得不折腰应下这个承诺!”
“如果我愿意通过这样的手段得到他的承诺,我大可学先父,将家产尽数捐赠十三关,以作军饷!”
沈绎虽然对霍平朔的也是百般算计与千般撩拨,但她却紧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让他夹在自己与十三关百姓中,左右为难。
如今应景年却拿十三关百姓为筹码,为她要了霍平朔的承诺,这无异于逼迫他在百姓和自尊中做出选择。
即便她与霍平朔没有夫妻关系,她也无法逼迫这样的一个人,去做这种选择。
沈绎的声音很轻,但应景年却知道,自己真的是触了她的逆鳞。
他不想、也不能同沈绎辩解,只能低声应下这个错误。
“是我考虑不周,这个事,我日后会找平西王圆过去。”
“嗯,过几天青梅酒到了,我让金松给你送去。”沈绎放下帽纱,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毕竟应景年也是为她好,她也不能揪着这事不放,发做完了,就掀过去了,日后多叮嘱他一些罢了。
“正好,这次出门带的快喝完了。”
听到沈绎提起青梅酒,应景年便知道,这事暂时算是过去了。
沈绎想着自己出来有一会了,就简明扼要的和应景年交代了一下要让他去做的事。
“对了,赵将军找我打探过三种珍贵的药,我不知道是何用意。”沈绎临走时,应景年想起此事,出声叫住了她。
“雪玉骨参,千金藤,龙象角。”
“我知道了。”
第37章 沈绎发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