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意。
      能使枪,枪使好。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是很大的,前者只要有个全乎的身体,后者需要的是日以继夜的练习,以及坚定不移的毅力。
      徐川看着众人都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于是接着说。
      “咱们今天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举行一场咱们内部的“比武大会”。看一看谁是状元,有奖励的。”徐川提出来了一个活动。
      这其实也是军队中的一种常态,军队讲究的就是弱肉强食,尤其是在战争时代,兵的素质更是重中之重。
      一个兵王,不仅能够带来队伍战斗力的提升,而且更多的是能够带出来一批一批的精兵,就是一个人性的训练站。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部队的老兵越多,那么这个部队成型的速度越快,而且战斗力更加的强悍的缘由。
      而兵王或者说是状元是如何选出来的,总不可能是用推举制的,这就有些扯淡了。
      往往是通过技能比赛,然后得到排名,最终得到一个名次。
      徐川安排了一共三场比赛,一场就是打靶比赛,一场就是投弹比赛,最后一场就是对抗比赛。
      前面是今天,后面两个是第二天。
      前两场主要还是以个人战斗能力为主,用的就是县大队现在常用的两种武器。
      步枪和手榴弹,前者主要是实弹打固定靶子,以算分得出名次,后者手榴弹还是用木头做的投掷器械,以投进个数作为成绩。
      毕竟手榴弹是不能够用实弹去做事情的,要是出了个乌龙,像a计划里面出现的那样,估计还没见到鬼子,自己就弄残了。
      最后一场的战斗还是以近身搏斗的为主,以三人为一组,进行搏斗,用的是用木头做的枪来进行搏斗。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徐川说着这次比武大会的规则,然后挥了挥手,让算盘将刚才准备的东西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队长,奖励是啥?”热闹用着他那个大脑袋,提出了一个跟他毫不相关的问题。
      徐川想说给你个大栗子,要不要。热闹是什么本事,他不是清清楚楚的。
      要是石头问这个问题,徐川就还是很乐意的,“赢了的,一人晚上加餐,胜利者一块大腊肉,白面管饱,这行了吧。”
      徐川刚刚说完,下面就传来一阵欢呼,白面可劲造,腊肉还有一大块,这可是肚子里面没多少油水的众人最喜欢的。
      毕竟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温饱还是一种奢求,尤其是战争发生过后,更是如此。
      尤其是饥荒,更是一种常态,因为不论在哪个地方,都有着饥荒。
      河南发生的大饥荒就是一个因为战争而造成的灾祸,著名的电影《1942》就是根据历史拍出来的。
      它主要就是将这一场河南的大饥荒演绎了出来啊。
      据统计,其实在战争中死亡的军队人数其实只有不到450万,但是据统计在这场抗战中一共死去了近2200万的中国人。
      那么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比例,在打仗中死去的,仅仅是只占到了百分之二十。
      其他的一大半都是因为天灾人祸的因素。后者人祸更多一些,前者天灾只能说是有一点联系。
      这个天灾人祸的因素分析,最主要的就是饥荒,还有瘟疫,土匪等等。
      “咱们先开始第一项吧!比武大会之枪王的诞生。”徐川兴冲冲的为之起了名字。

第十六章比武大会(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