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民,以工代赈,让他们吃喝有保障,水利、防御等设施也有人修筑,若有盈余,还能支付一些工费给流民,这样他们重新开始生活也有一定的基础……”
“……只是国库没有钱。”说到后面,戚定清昂扬的声调又低了下来。
南瑾没在意他的情绪,接着问道:“若是国库不仅仅有钱,还十分富足,陛下又准备如何做?”
戚定清咽了咽口水,似是南瑾的假设变成了现实。
“若是国库十分富足,朕首先就会轻徭薄赋,先减免三年的农税和两年的商业税,让各行各业都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让我大夏百姓都能衣食无忧,不为一口吃食就贩儿卖女。
我会继续实行以工代赈,大力建设堤坝、水渠、官道这些基础设施,让大夏在面对天灾时,能有抵抗之力。
我会大兴科举,不拘一格选人才,为大夏建立一支忠心为民的肱股之臣队伍,会大肆发展教育,让大夏国内再无愚民。
我会……”
戚定清说得身体发抖,连“朕”都不说了,到后面,他甚至双眼发红,似乎话中的一幕幕都变成了现实。
待戚定清平复了些许,南瑾才问道:“为何钱多了,反倒不考虑军队了?”
她可听得清楚,刚刚那一条条的“我想”里,没有一条是要加强军队的。
戚定清的心情还有些激荡,端茶的手微微颤抖,闻言立即喝了口水,又赶忙放下茶杯道:“大夏的军队并不弱,只要保证粮草充足,他们就能守卫大夏边境安宁。若是一味地追求强兵而拖累了百姓,这和那些占地为王的又有什么区别?”
“国家积弱时,士兵们为百姓赢得了几年的喘息之机,后面百姓们有能力了,自是会反哺回来,那时,才是大夏大力建设军队的最好时机!”
南瑾听得点头,看向一边一直没说话的云珩,问道:“国师大人如何看?”
云珩放下茶盏,声音清朗:“陛下是胸怀大志之人,若一切按照陛下的设想进行,我大夏必定能成为天下百姓趋之若鹜之所,大夏会成为一个强大、和谐、文明的国度!”
戚定清这时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说大话了,可是星主问出那些问题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想,那些盘旋在脑中的愿景就再也不想藏着掖着了。
他想说出来,也想让那些愿景成为现实。
“可是那些只是设想,国库没有钱。”戚定清嘴角苦涩,连忙端起茶盏,借喝茶掩饰内心的不甘。
南瑾手指轻敲茶几,气定神闲地说道:“谁说国库没有钱的?”
南瑾话落,云珩骤地抬头望向她,戚定清也被呛了个正着,一边咳得满脸通红,一边疯狂地想说话。
“星主此话何意?”云珩替戚定清问了出来,他这才放心地抚起了胸膛。
南瑾朝戚定清打出了一道灵力,他的不适瞬间消失,恰好这时门外也传来侍卫担忧地询问。
戚定清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嘴就比脑子快地说道:“朕无事,你们守好御书房就行。”
“是!”侍卫听到了戚定清平稳的声音,也放心地再次站起了岗。
他们没注意到的是,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趁机溜到了御书房的后面。
“星主,您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刚刚被打断了,南瑾还没来得及回答,现在戚定清又迫不及待地问道。
南瑾轻笑一声:“别这么看着我,我可没那么多钱给你充国库。”
戚定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心里不免失落,这时南瑾又说道:“不过,我知道哪里有钱。”
第34章 穿在逃荒路上(1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