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趁朝廷不注意的时候强大自己。”
大半年后。这段时间里朝廷就仿佛临关县消失了一样不闻不问,但临关县在慕无疾等人的治理下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人口已经由原来的十余万人,增加到了三十万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外来的人口,一些是看着临关县繁盛过来做生意、寻出路的商人、工匠,大部分却是因为天灾人祸等原因造成的流民。为了这些流民,临关县划分出了足够大的荒地供他们开垦田地,还发放粮食帮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能够在此扎根。同时,慕无疾他们也没有坐等流民到来,而是派出了很多支小队,在魏郡乃至周边郡县寻找、引到流民到临关县来,这样大大加快了人口增长的速度。这些流民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和孩子,因为老人早已在流亡的路上死去了。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劳动力和兵员大幅提升。
再者就是由于慕无疾他们大力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大量荒地的开垦,粮食产量比之前提升了四倍有余,现在人人有田地,个个干劲足,所有人吃饱穿暖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同时,由于慕无疾支持商贸交易,律法的彻底实施使得政治环境又宽松,商人权益得到保障,使得临关县商业十分发达,由此带来了大量银钱,临关县城的繁盛程度绝不亚于郡城。临关县成为了周围的有名的人间桃源。
再者就是临关县的军队,总数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并且由于牛有草、三不知分将山上的武技传授给他这些兵将,因此他们的个人战力十分强大。另外,他们还成立了连弩营和骑兵营,作为突击的尖刀。不敢说可以抗衡天庭的神兵神将,但打朝廷的军队还是不成问题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打过仗,作战经验不足,相互配合不够,还有就是铠甲不足,这玩意太难打造了。
还有就是城市的建设,临关县城已经被建成高八米、顶宽三米,周长二十里的大城,同时还建有瓮城,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各个镇也建有小规模的城,虽然规模小,但其牢固程度也不可小觑。至于井关镇,更是以三个关隘为为前哨,镇有镇城,村有村堡,搞得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最后就是人才了。这半年随着临关县名声大噪,民众日益富足,吸引来的人才更是如过江之鲫。民政、工商、教学、军事,方方面面都有。政府各个部门运行在这些人才的补充下可谓顺畅无比。
慕无疾还让李普济在全县开设学塾,适龄孩子必须上学,成人也可以学,特别是兵士,训练间隙也必须学。当然不只是学习识字,更是趁机灌输理念,让所有人认识到神权的黑暗,认识到世界的不公,树立起对抗的思想。
就这样,临关县在慕无疾几人的治理下各个方面蒸蒸日上,实力迅速增强。
转眼,离慕无疾他们三人下山的时间已快到一年,按照凌云仙人的要求,慕无疾他们必须回去汇报这一年来的成绩,于是,慕无疾、牛有草、墨染渲便开始了做相关的准备。
第46章 步入正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