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半个月过去,井关镇府在慕无疾几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进步,已经算是步入了正轨。其中,让慕无疾很欣慰的是李兆威、李普济、周凯做出的成绩。
李兆威负责的商务部门在井关镇成立了井关商行,不仅负责了井关镇内外物资的买卖,而且还假借其他人的名义,在临关县和其他临近的县做起了生意,保证了井关镇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物资和银钱。井关镇府建关隘、征兵乃至镇府人员的工钱,很多都是靠李兆威的商务部门支持的。同时,李兆威还带出了十来个徒弟,一起开展商业发展,并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好手。
随着商业的发展,井关镇村民们不仅解决了吃饱穿暖问题,而且生活眼看着好了起来,各个村欢声笑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时,李兆威负责的人口普查也已完成,全镇共有民众6825人,其中安置的外面来的流民527人。已经算是比较大的镇了。
而李普济则选了一个人口比较多的村,在村民的帮助下建了一个虽然简陋但面积足够大的书塾,每日白天教导孩子们学文识字,晚上给大人们补习知识,不仅教文字方面的知识,而且还灌输世间的道理、做人的尊严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一天到晚的事情排得满满当当。
书塾开张后,不仅本村的人争先恐后来学习,而且旁边的村也有不少人将孩子送来学习,甚至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李普济的领导下,这半个月很多大人、孩子都学会了不少字,也懂得了不少知识,更是明白了自己作为人,与那些贵蚁甚至神、仙是平等的,这个世界目前的规则是不公平的,是要被改变的。这些思想慢慢地在村民们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不可遏制的洪流。
而周凯与他们两个相比,则是低调了很多。近半个月来,他有一个星期时间在各个村庄里巡查,询问一些风俗民情、家长里短,同时兼顾着处理一些邻里之间的纠纷。巡查结束,他又是连续几天不出门,不断编纂和完善各方面的律法。在慕无疾之前制订的井关律法基础上,编写出了《井关法典》,法典一共分为刑、民、政三编。其中刑编有一百条,主要规定了各类需要入刑的罪状以及处罚的标准;民编有一百二十条,主要规定了各类民事条款,比如财产、婚姻、继承、买卖等等;政编有一百一十条,主要规定了镇府各个部门的运作规则、各类案件的审理程序等。
《井关法典》出来后,周凯就呈报给了慕无疾,慕无疾看后大为赞叹。
“周凯,你不愧为律法大才啊,这法典内容全面、细致入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啊。”慕无疾道:“只是,以目前井关镇村民的水平,他们不一定能够理解啊。”
周凯道:“总督有所不知,民众可以理解,但法典一定要完善。以后所有的案件纠纷都要靠法官来依照法典进行判决,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典,那么法官就会有很大的灵活空间,就会出现以权谋私或者裁判不公的情况,长久下去,就会对律法的威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到时候再想亡羊补牢,所付出的代价就要大上很多了。”
第35章 二李一周的成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