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00 赚了一个小目标[1/2页]

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 诺兰来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好意思哈,我要去赶车了。”
      刘尚看了手机,准备告辞。
      魏显龙皱眉问:
      “你不是十二点零五的车吗?”
      娄主任也看了一眼时间:
      “现在才九点十分,你走路去的车站吗?”
      刘尚表情尴尬:
      “是啊,走路锻炼身体。”
      魏显龙哈哈大笑:
      “小刘啊,不要有这么大压力,我们就是跟你聊聊天。”
      娄主任与费老师互看一眼,笑着说:
      “是啊,刘导,我们说这么多,其实是想告诉你,《长城》之于老谋子,是一部败笔之作,你翻拍的胜面很大。”
      刘尚叹口气。
      刚才魏显龙、娄主任和费老师三人,火力齐开,真得把他震慑住了。
      明明骂的不是自己,明明自己还没有翻拍,就感觉到了悬于头顶的压力,和弥漫周围的非议。
      刘尚苦笑道:
      “我就是觉得我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导演,去挑战国师,完全是自取其辱,虽然《长城》拍得不好,也是很多导演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娄主任看了一眼魏显龙,说:
      “在魏老师眼中,刘导可不是简单的小导演啊。”
      魏显龙笑着说:
      “小刘,不瞒你说,找你翻拍长城这件事,是我一手促成的,你还记不记得去年金鸡奖晚会,张艺谋评价你的那句话?”
      刘尚点点头,沉默了一会。
      当时国师对他说:大胆去拍吧,你的作品不会局限于金鸡奖这个平台。
      魏显龙把话接过去:
      “摄影里有一种规则,叫轴线。
      我们在电影中建立了空间,就需要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维持这种空间带给观众的真实性与逻辑性。
      当两个角色之间,或者角色与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的位置关系,他们之间就自然形成了一条假象的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轴”。
      在拍摄中,摄影机的位置始终在轴线的一侧放置,这样会让观众明确位置关系,如果无故出现越过轴线的镜头,会令观众感觉到位置关系的错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轴”。”
      不是行内专业出身的娄主任皱起眉头,不太明白魏显龙忽然科普这段是想表达什么。
      费老师则是饶有兴致地看向魏显龙,等待魏显龙下面的话。
      而刘尚已经知道了。
      魏显龙目光灼灼地看向刘尚:
      “没有哪个新人敢在作品里用跳轴来呈现电影语言,大师可以用,但是新人用就会被批评为荒唐胡闹。
      刘导的第一部作品,梦回少年时,老师毕耀飞和学生游杰明在操场的那段戏,就用了跳轴的艺术处理手法。
      还有后来的上海堡垒,你的创作思路,你想表达的东西,潜意识里就没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新人导演,你的冲劲很大。
      我很欣赏你身上的那股野路子的劲头,对新人保护也是限制的那些条条框框,你从来不在意。
      我也喜欢你昨天演讲时候说的遇到困境,就把自己当二皮脸。”
      说到这,刘尚纠正说:
      “我说的是小丑,和滚刀肉。”
      “一个意思啦。”
      魏显龙被刘尚打断,刚才说到哪都给忘了,气氛也破坏了,一时无语。
      刘尚不是没眼力劲,他只是处于这个环境下,有些不自在。
      见刘尚真得在考虑,娄主任跟魏显龙交换了一下眼神,说:
      “这部电影

100 赚了一个小目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