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罗成跟着皇帝去开早朝,此时的朱厚德刚登基没多久,还没有开始懈怠,倒是经常上朝。
待臣子们行礼之后,谷大用上前一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说这么一句话也就是个形式,一般都有大臣奏事。
“启禀皇上,江湖武林日渐猖獗,甚至有些人还和倭寇勾结,抢掠沿海边镇,简直无法无天,还请皇上下令锦衣卫整治江湖武林。”
这时一个官员出列,看的出来他对江湖中那些无法无天的所谓“侠士”很是不感冒,上来就直接让皇帝整治。
现在时期,所谓“侠以武乱禁,儒以文乱法。”对这个的时代是最好不过诠释了。
而且他们还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儒家除了读书人,其他人在他们眼里不是泥腿子就是莽夫。
至于江湖人的眼里,老天第一,老子第二,朝廷也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文官集团如果没有宦官集团的压制,那么这些文官能把天翻过来,就算皇帝对他们来说也是随便换,后期的朱厚照不就被他们换掉了嘛!法对他们来说,就是工具而已。
再说当今武林,很多人把重点放在了自身武力上面,就知道打打杀杀,侠以武犯禁,所谓轰轰烈烈快意恩仇,不过是草台班子罢了。
他们目无王法,只有自我约束的道德标准,有时是对的,但不是每次都是对的,但他们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那种不经意间透露出的自我,却被廉价的冠以侠士之名,才是最可怕的,这就是当今武林现状。
现在的武林已经没有了宋朝时期的精神了,想当初,萧峰,郭静之流才是真正的侠士,在现在已经找不到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了。
朱厚照沉思良久,抬头缓缓开口。
“这件事先放下,继续下一个。”
皇帝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决定待会儿再说。
不断的有大臣上前启奏,基本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听的朱厚照烦不胜烦。
“好了,这些小事儿你们报上内阁,让阁老们拿主意吧,还有没有事?”
朱厚照打着哈欠直接打断了大臣们继续上奏,实在是没什么有营养的事情,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看到没人说话了,朱厚照打起精神,清了清嗓子。
“既然你们无事了,那朕说一件事。”
朱厚照先是看了看下方大臣,他知道他将要说的话肯定会遭到集体反对,特别是对这些文官们,但他不得不说。
“朕准备复立西缉事厂,爱卿们觉得如何?”
朱厚照话音刚落,下方大臣顿时有些骚乱,似乎没想到皇帝陛下居然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就连旁边的刘瑾都欲言又止,但终究没有说话。
因为刘瑾知道,既然皇帝把这事儿在朝会上提了出来,那基本上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他再开口除了惹皇帝不高兴,没有其他任何效果,能坐上高位,他不是傻子。
再一个就是旁边的谷大用,谷大用此时心里是欣喜的,刘瑾总督东厂,压的他喘不过气,如果现在皇帝复立西厂,那么他就是唯一能胜任总督的人选,到时候也是大权在握。
刘瑾不敢不说话,不代表其他人不说话。
“陛下,不可啊,西厂在成化年间就被关闭了,可见其并没有实质上的作用,还请陛下慎重。”
这不,立马就有文官跳了出来,武官集团势弱,倒是没有人出头。
朱厚照没有理会唧唧歪歪的大臣们,而是看向居于首位的一个大臣。
“老师觉得如何?”
朱厚照问的正是当朝首辅,李东阳。
其实他并不看重其他人的意见,只要当朝首辅李东阳能同意,其他人不算什么,翻不了天。
从上朝一直老神在在的李东阳听到皇帝问了自己,出了列。
“陛下!老臣没有意见,全凭陛下做主。”
作为皇帝曾经的老师,他同样很了解朱厚照,所以也就随了皇帝的意,反正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作为当朝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智商那肯定是不低的,皇帝一出口,他就把皇帝为何设立西缉事
第9章 西缉事厂总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