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道触法,道场道兵[1/2页]

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从南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灵气复苏,仙神临世,天元大地无数超凡之辈肆意横行。
      他们目无王法,凌压弱小,只求一己之私。
      在当下,因为灵潮涌动日短,各大灵地刚刚成形,所以凡俗朝廷还有部分威慑力。
      大旭及诸侯国的道录司等超凡机构,仍然是最强大的超凡势力,法度秩序维持在红线之上。
      但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基数庞大的凡俗,必将诞生出朝廷官方无法压制的超凡者。
      质量是,数量亦是。
      就如法相大修逍遥自在,遨游洞天及诸多半位面,哪个诸侯敢约束。
      又如中域,大宗林立,踏上道途者如过江之鲫,只有数州精华的大旭又能管得了多少。
      据天涯阁方面的消息,如今在大旭辖下,除开王朝驻扎大军的州郡重城,其它区域已经成为无法之地。
      侠以武犯禁,修士亦以道触法。
      行走红尘寻找灵机的修士,触犯国法之辈极多,而官府无法及时制裁。
      这就导致法度无威,法网失衡。
      久而久之,中域大地四处可见修士飞纵城池,斗法殃及无辜。
      最后中域大宗三山道第一个下场,其开设道场广布仙缘,堂而皇之囊括多个县乡。
      三山道是仙人道统,数千年前还有祖师大乘飞升,在三十三天也有根脚。
      此时天下各州域互相攻伐正急,龙蛇起陆割据一方,大旭王朝谋划的“宗旭”大策实际上已经破产。
      人道鼎革大势无可阻挡,大旭实力大衰,又无有天子名分,册封的诸侯早已听调不听宣。
      谋划不成,便要靠武力。
      灵气复苏,超凡显圣成为常态,除加紧组建武军外,各大道门就变成大旭亟待借重之力。
      当初天庭直接下令诸道宗,下山镇压青墟劫乱,其中曾大放异彩的便是道兵。
      道兵者,于全身刻录道法符纹,引天地灵气入体,施展超凡之力。
      最低阶的道兵符纹,凡人就可接受,一旦成功,最差也能大幅提高身体素质。
      拥有身轻如燕,钢筋铁骨,烈马之力等等特质,效果好的,更是能比拟修士,施展法术。
      而且这些道兵还能组成阵法,以合击之术破千军,杀强敌不在话下。
      传闻在天庭跨界征伐的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修士转化的道兵,他们在位面战场发挥巨大作用,是对抗青墟大敌的利器。
      诚如摄政王景睿所言,若有一支道兵大军,扫荡六合,再复大旭天下未尝不可。
      诸侯不愿奉大旭正朔,又有内部沉疴难去,大旭何德何能占据最繁华的中、洛诸州。
      群狼环伺下,想练道兵,对于这种设立道场圈地的行为,大旭就只能默认。
      同治七年,周柏攻伐梁州之时,北境之外风云突变。
      三山道为大旭上缴丰厚的灵石灵物资源,并且提供道兵训练法,终是换得收徒传道之权。
      这可和之前受到种种限制不同,道场立于凡俗,每日都有资质根骨上佳者入门。
      宗门气运因此大涨,接连有长老弟子破境,三山道为天下周知。
      于是中域江南各地一夜之间涌现上百座道场,诸国为争取支持,少有驱逐镇压。
      历代王朝都对超然法度的修士持矛盾态度,设立道录司驾驭道官是一方面,而对道官设下各种限制又是一方面。
      天庭监察把控人间时,设科举大道吸纳气运天骄,道门难有作为,不敢轻举妄动。
      可现在青墟血日凌压九天,天地交通隔绝,天庭很难插手人间事宜,道门自然不会甘于平淡。
      毕竟强如三山道,数千载也只有一位能渡劫成仙。
      世界大劫降临,人间能级不断攀升,为此产生的气运浩如烟海,这就是晋升乃至渡劫的资粮。
      西蜀那位渡劫失败成就散仙,背后痕迹至今早已清晰。
      青羊散仙,本为西蜀大宗青羊派太上老祖,于蜀地龙气躁动时果断投资,令宗门扶持西益州潜龙王建。
      王建龙气不足,于西蜀龙蛇混杂之地毫不起眼,然得青羊派支持,一朝勃发。
      助王建起家的兵甲钱财不算,其每逢劫难关口都能寻觅生路,与之相争者常陷迷惘。
      同治六年,王建化蛟,称益侯,格局自成,青羊派由此获得气运收益。
      时逢白帝陨落,遗泽人间,青羊老祖借此渡劫。
      最终虽是失败,但得益侯气运庇佑,成功转为散仙,拥有部分仙境威能。
      仅仅是分润一蛟侯气运,就能渡天劫不死,可见人间大运已经膨胀到一定地步。
      深度参与扶龙易受牵连,万一失败,人亡道息。
      然在资源剧增气运大盛的世俗红尘,即使不去扶龙,也自有撰取气运的种种机缘。
      设立道场,延伸道门影响力,就是各大宗派的一个好选择。
      三山道展露底蕴,其道场立足中域昌州,法相大修坐镇,上百内门弟子,一年之内便练出三千道兵。
      如此实力,朝廷不敢轻动,俨然国中之国。
      随着大旭幼帝的成长,亲政在即,皇权内部斗争愈发激烈。
      同治帝、摄政王、士族豪强,任何一方都不会妄加招惹大敌。
      中域道场遍地,压制朝廷法度的情形,周柏都看在眼里。
      北境以往属于恶地,不被修士所钟,但灵气复苏后,一切另当别论。
      更别说,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他从来没有想过大夏止步北境。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以道触法,道场道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