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史书的时候,我对于那些帝王死命镇压农民起义也是感同身受的,却是不能说到底谁对谁错。有人感激自己过得不好,忍无可忍之下便是会奋起反抗的;而帝王们,却是为了自己的江山和基业,不得不努力使社会稳定。
可是那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昏君当过,奸佞当道的情况下,我扪心自问,我们大秦怎么会有昏君呢?父皇明明是天底下最为勤勤恳恳的好皇帝!
所以,灾区的那些事情叫我感觉又震惊又心酸,我不能接受我们大秦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再次以稍稍严厉的语气问常侍中具体的细节是如何的,我对于她是极为尊敬的,若不是今日的事情实在是太叫我恼怒,我不可能对她有一点点严厉的语气。
常侍中叹了口气,似乎很是无奈,慢慢道:“殿下何必如此忧心?此事自然有人解决的。眼下,也不是生气能解决的事情啊。具体的情况是如何的,我也不能肯定,因为一旦有了什么事情,便会谣言四起,没有亲眼看过,谁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是如何的。”
常侍中果然是见得世面,此时对我娓娓道来,眉眼间虽然有些无奈,却全然是不徐不疾,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我竟无言以对,只有慢慢沉下气了。
我却还是皱眉,稍稍缓和了语气问道:“常侍中,依你看,为什么秦将军这般老手出马,却还是会有问题?既然民间有传言,那便不是空穴来风吧。”
常侍中稍稍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暴动的灾民背后,必然是有人唆使的,我知道殿下担心的便是此事。此事确实是关系重大,相信皇上必然会慎重解决的。”
常侍中一直都在尽力的安抚我,我自然知道。其实我很是诧异,之前的时候常侍中对我主动问这类事情都很是欣慰的,但是这一次却是遮遮掩掩的,显得极不情愿。我皱眉想了想,只感觉,她必然还是有事情要瞒着我的。
我却也知道即便是自己再怎么问,她都不会把全部的事情告诉我的,也没有必要再费喉舌了。我想了想,决定明日早一点进宫去面见母后,她必然是不会有所隐瞒的。
恍恍惚惚间我有一种预感,似乎这件事不像是我们想的那样,有可能更要严重一点,也或许是足以改变大秦命运的事情呢。
心情忽然低落了下来,常侍中和阿蛮皆是战战兢兢的,只敢对视一眼,什么都不敢说。
其实我心里还有一个猜测的,我想,以常侍中的聪明,必然也是可以想到的,她却是没有说,虽然她本来便是如此谨慎的,没有确定的事情不会乱说,但是她也怕我因为她的话而把假想当做了真的。
我想的便是,其实问题都是出在秦思远身上的,他身为赈灾总指挥,出了这些事情,大家第一个怀疑的都会是他的。我也想他是不是有什么猫腻,但是又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理由会做这种事?
而且,父皇早就已任重道远为理由,派了人和他一起的,其实就是监视的意思。除非他们二人都是一伙的……
思来想去我还是不能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是听说了秦思远连夜上了奏折请罪,一面澄清自己背负的谣言,一面责怪自己办事不力没有深究流民背后的势力……
我不知道父皇会如何处理,但是总感觉此事甚是棘手,也关系颇为重大。
秦思远,那曾经驻守边关二十年,战功赫赫让蛮夷闻风丧胆的将军,真的会做出对不起大秦的事情吗?
其实我只是有这样一个浅浅的想法罢了,却是自己也不能相信的,或许是有些人嫉恨秦思远的成就罢了。
或许,有人便是故意借着这个由头来生事,以此来提醒父皇秦思远功高震主呢?
我突然有这样一个想法,接着又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它们都代表着某种可能性,却是谁也不能肯定,到底是如何的。
只有亲自到现场去一次才行啊。
胡思乱想之后我越发的不安起来,夜间亦是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入睡,却是开始做起混乱的梦。梦里殷红一片,看不清楚是火光还是鲜血……
一夜无眠,隔日阿蛮看着我乌黑的眼圈还是心疼了好一会,险些掉泪。我笑她爱哭鬼,这么大了还哭鼻子。
她红肿着眼圈,眼中满是担忧和惊慌,也不怪她,我从小体质就不怎么好,近几年病痛更是接踵而来,她是害怕我又牵动什么暗疾。
我静静打量着这个陪伴我这么多年,对我尽心尽力,一直以妹妹的形象驻扎在我心里的人,在我最失意的时候,一直对我矢志不移的女子,她有一颗纯白的心,亦如前世的我。
星辰变(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