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村是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地方,这里的老百姓还是住的砖瓦平房,有很多户的人家,家里连卫生间都没有。
上厕所都是在自家的房子旁边挖一个大坑,在坑里放一个大水缸,水缸上放两片木板,然后把这个坑用砖瓦一围,就是厕所。
苏锦程的家里就是这种环境,所以他才会在有了钱的第一时间,给父母在县城买一套两居室养老。
县里回村里方便,每天都有两三趟小巴车来回,万一村里亲戚朋友有个什么事情,马上就可以回去。
而且县里配套设施基本齐全,生活,消费水平也不高,加上没什么工厂,空气也好,适合养老。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一辈的人特别在乎“家乡”两个字,在田里种了一辈子地,有感情,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别说一线大城市了,就是市里他们都不想去。
苏锦程这刚走进村子,就看到父亲苏毅站在那里,眼里泛着慈爱。
“锦程!”
父亲苏毅朝着苏锦程招招手。
“爸!不是说了不用接吗?我又不是不认识路!”
苏锦程直接把行李箱一抱,就要跑过去。
“别跑!慢点!行李箱抱着不重吗?”
苏毅心疼的看着儿子,也赶紧朝他走去。
两父子见面就是一个拥抱,苏锦程心里想着:这应该也算双向奔赴吧!
苏锦程看着父亲,这半年不见,白头发和皱纹又多了不少,苏锦程不由想着,是不是给他们请个保姆,让他们可以安享晚年。
但父母大概率不会同意吧,一生勤俭节约惯了,别人伺候着大概也会不习惯,不过不管怎样,年后还是要提上一提,看看两老的想法。
爷俩说这话,回到家,母亲周英已经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了桌,菜不多,但都是苏锦程爱吃的。
家常鲫鱼,大蒜炒香肠,腊肉炒蒜台,空心菜和番茄鸡蛋汤,四菜一汤,三荤一素,以往每年过年的时候,苏锦程都是吃这些,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吃的上这些。
闻着香味,苏锦程顿时食欲大开,夹了一片香肠,几片蒜叶,伴着饭就往嘴里喂。
这熟悉的味道让苏锦程不由感叹,还是家里好。
省城虽然什么都有,跟着广明择也吃过几次山珍海味,但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出门在外的人才会总是惦记着家乡的口味。
吃饱喝足,一家人坐在堂屋自制的木头沙发上,聊着家常。
父母问,自己答。
除了系统这个秘密,苏锦程把这半年发生的事情经过自己重新加工后,更合理的讲诉给了两老听。
比如自己如何伸(被)张(打)正(讹)义(钱)被打伤,得到一笔不菲的赔偿金,这也是给两老买房子资金的来源。
比如自己唱歌有天赋,参加了华夏好歌声,还在学校的功夫社报名学了了不起的功夫等等。
第24章 真*表面兄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