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行拳找劲,打拳用劲[2/2页]

国术:华夏第一拳 三青白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试打击力的机器前。
      “自己调整状态,找到你认为的最佳打击方式,就可以开始了!”朱立德手抱平板电脑,淡淡的说道。
      “好!”
      韦小龙在空中挥了几下拳,甩了几次肘,寻找着感觉。
      “呀!”
      韦小龙一声大喝,一拳猛的朝机器的测试处打去。
      “嘭”的一声,显示器上的测试数字,立马从零开始疯狂增长,不断跳动!
      六百一十二公斤!
      这数字一出,那些知行武校的教练,全都是目瞪口呆。
      这是要疯了吧!前几天测试才五百公斤,这才几天呀?
      他们心中震惊,头皮一阵发麻,看向韦小龙的眼神都是毛毛的。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是训练他的抗击打能力,是打他,如果与他对打,要是被他打上一拳,这人还能好过?
      朱立德面目表情的记录着数据,对这数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讶。
      他虽然不懂国术,但他懂得运动原理。
      在他眼里,一个人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不仅与肌肉纤维的粗细坚韧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的神经元,能调动多少的运动单位。
      普通人的神经元,能调动的运动单位大约在四成,如果韦小龙能调动六成的话,哪怕是肌肉纤维处于同一水平上,韦小龙的爆发力也是常人的一点五倍。
      傅德义评测过韦小龙的肌肉纤维状态,对他现在的爆发力与打击力来说,只能算是合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傅德义对韦小龙说道:“每天打沙袋增加一个小时,时间你自己安排。”
      韦小龙点点头。
      傅德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觉得这个朱立德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对得起他的千万年薪。
      练武要明理,不能一味的蛮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的话,也难以有大成就。
      他把韦小龙叫过来,问他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行拳找劲,打人用劲?
      韦小龙一脸茫然,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傅德义解释道:“劲行于,筋、膜、脉、络。不管是柔练还是刚练,或是套路,或是站桩,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劲给练顺了,把劲路打通了。”
      “这就叫做,行拳找劲!”
      “国内很多国术假大师,一辈子都练劲,以柔练、套路、站桩,把劲练上身,至死不退。可一实战,三两下就被打倒,完全不能打,这是为什么?”
      韦小龙思索着傅德义的问题,不确定的答道:“他们不会打法?”
      傅德义点点头,欣慰一笑。
      “打人用劲,说的就是打法。空练,练出的劲再大,也只是浮于表面,打在人身上不着劲,自然也就没有杀伤力。”
      “要想让劲能吃住人,咬住人,有穿透力,杀伤力,就得多打沙袋,打木桩。虚空练出来的劲,与打在人体上的劲是有区别的,要学会用劲。”
      韦小龙觉得傅德义说的很有道理,心里很是认同这些话。
      “力行于,气、血、肉、骨。力最直接,有爆发力,而劲有穿透性,杀伤力。俗话说,打人七分用力,三分用劲,这只是古人的比喻,实战中如何找到,打人该具体使用多少劲,使用多少力,这就要从平时的训练中,慢慢摸索,因人而异!”
      “原来是这样!”韦小龙若有所悟。
      以前他也是练劲为主,是空练,打起来虽然杀伤力很大,但那是因为他身体素质好,从小也进行肌肉训练,并不是单纯的练套路。
      现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打沙袋,打木桩,他能明显感觉到,力量通过肌肉传递的比以前,更圆润自然,更通畅!
      傅德义与朱立德的理论表述虽然不一样,但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

第38章 行拳找劲,打拳用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