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欧阳易清接过了信件,红着眼眶读道
“蓉蓉,近来安好?我已平安抵达平城,近日番邦活动频繁,平城百姓深受其扰,待我将他们都赶回家,便回去娶你,倒是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的。
上次走的急忘记说了,褚清越是我的字,褚元才是我的名,你们那里离战事发生的地方不远,时有番邦人出没,切记莫要提起我的名字,不然恐有危险。”
欧阳易清打开了第二封信,轻声念道
“蓉蓉,如今战事吃紧,恐不能按约定返回,不知你可否怪我?记得我曾经提及,上京中我还有一子,他近日来了军营,臭小子皮的很好,但还好本性不坏,日后咱们有了孩子,他会是个好哥哥。
你如此温柔善良,会是个好母亲,他从前一直嚷嚷让我给他找个娘亲,这次我给他找到了,估计他该高兴坏了。”
第三封信
“蓉蓉,记得你说喜欢海棠,我已经捎信回上京,将宅子的后院都种上海棠,保管你会喜欢.....”
接着便是第四封,第五封,第六封,第七封。
一共有七封信,没有什么山盟海誓,都是最平平淡淡的闲话家常,可是念完了信,母子俩早已哭的不成样子。
褚易明说道
“父亲是大晋主帅,这几年和番邦连年对战,他的名字番邦无人不知,没有说,估计是怕你们无意说漏,给你们招灾惹祸。”
当初他看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才知道为什么等了许久都没有人找上门,父亲没有留名,光留了个字,寻常人哪里知道他的字,只凭一个姓氏,可不如大海捞针一样?
“娘..娘...娘...”
欧阳氏因为情绪激动,已然婚了过去,褚易明回府里叫了大夫来才将人救了回来。
此事也惊动了家里人,褚易明干脆便将人带回定国公府。
回到定国公府后,褚易明便将事情和家里人说了。
当时褚步等人的震惊不亚于现在的褚靖川几人,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心疼这对母子。
尤其是欧阳氏,因为这样一段阴差阳错的缘分,苦等了这么多年。
所以,在欧阳氏弥留的那几日,褚家重新开了祠堂,将欧阳氏还有欧阳易清的名字写了上去,族谱上他的名字也改了回来,叫褚易清。
也是这时众人才知,褚易清早就已经娶妻生子,褚易明便将他儿子褚辰的名字也写了上去。
褚雷氏和褚易明还给欧阳氏敬了晚了许多年的婆婆茶,褚步等几个小辈也都改了口,叫了人。
褚易清妻儿也在最后的几天赶到了上京,送了老太太一程。
当时因为闻人君正登基没多久,褚易明深知褚他疑心甚重,也担忧日后褚家的处境,所以便只是上了族谱,没有对外宣扬。
他们也还是用欧阳这个名字,褚易明想无论如何也要为褚家留条后路。
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欧阳氏过身后,她的丧礼办的十分简单,随后褚易明也将人悄悄的葬进了褚家的祖坟,和父亲褚元葬在了一处。
第455章 回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