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建设南方丝绸之路[2/2页]

西蜀霸王 明庭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刘谌自己一个人吃,估计让其他人吃也没人敢吃。
      “阳祭酒,你看从这开始,河流宽阔,水利便利,蜀地的盐、铁、铜、锦、马、茶等可以运到永昌郡,再运到更远的孔雀王朝。”
      “运过来运过去的又怎么怎样?赚再多的钱又如何?”
      “你们先熟悉这条商路,以后打仗要花费很多钱,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都需要在越?Q郡囤积起来。”
      “喏。”君有令,臣子要听。
      “你们把丝绸工坊扩建到越?Q郡来,沿着以前诸葛丞相开辟的道路,把货物运输出去。不仅是你们的丝绸,还有越?Q的铜器、铁器。”
      “大王,丝锦运输较为便捷,铜器太重了!”
      “铜镜、铜洗总该好运输吧?南方贵族总要照镜子吧?”
      三国末期,铜器仍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铜洗就是高档洗脸盆,为古代上层社会人士专用。贵族总要用一点奢侈品吧?这也是丝绸之路的作用,比如古罗马、古埃及的贵族,无不以穿大汉丝绸为荣!照大汉帝国的铜镜为傲!
      “大王说什么都行,臣照办就是。”
      ……
      刘谌到达邛都南山冶铜工坊。
      邛都县令李翔给刘谌当导游。
      眼前是一个铸币的坊间,往来运送铜锭的推车发出清脆的叮当声,炉里的火烧得正旺,映红铸币人汗流浃背的身躯。随着风箱的抽拉,红亮的铜液缓缓注入钱范。淬火池边,“嗤嗤”冒气的白烟裹着热浪升腾起来,不远处,还堆放着冷却后等待打磨的钱坯……
      邛都县工业形势一片大好!
      冶铜、铸铜、烧炭、铸币等炉基多达数十个。足见蜀汉邛都县的冶铜、铸铜业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刘谌问:“李县令,邛都县铜矿如何?”
      “禀大王,邛都以南螺髻山以西一带,铜矿主要分布在中梁子一带。一百年前就挖有矿洞,平均厚度四五尺。洛古坡又发现了逆贼王莽的冶铜铸钱窖藏,藏有五铢钱等物件,总重近两万斤。”
      “噢,还有这等好事!”刘谌大笑三声!“天助我也!孤王正发愁怎么将南安郡的铜钱运过来呢!”
      “阳祭酒,你看事情是不是越来越顺利了!以你为主,带着魏朗的商会,安排得力手下,带铜钱一路去永昌郡买物资运回来,然后再把丝锦、铜镜运过去卖钱,再用钱买物资,听懂了吗?”
      “微臣明白,一定替大王囤积粮草辎重。”
      “嗯!南中山高路远,必须提前把辎重运到越?Q郡来,然后再由汉嘉郡水军运回南安郡,孤王好起兵北伐。”
      “李县令,阳祭酒开通商路,你县要听从阳大人的命令!”
      “微臣遵令!”
      此行是刘谌的最后一站,没必要再往南走了,有霍戈镇守南中地区,料无后顾之忧。

第64章 建设南方丝绸之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