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诸葛亮的火井气[2/2页]

西蜀霸王 明庭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
      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的运动惯性缓缓转动着辐条,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
      到了最高点,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木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在三国时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南中地区急需水车,可是没有人会造水车!
      一个人两个人造不出来水车!必须要工匠团队同心协力才能造出来!
      所以刘谌让工匠过来,帮助蛮族发展南中农业,就是搞屯田寨子,再加上搞庭院经济,一定能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
      既然霍戈在办农业方面的事,那么刘谌就在搞工业方面的事。
      越?Q郡有制盐业和冶铁业,都是诸葛亮费了十几年功夫建设起来的。
      在诸葛亮治蜀之前,南中没有规模化的盐铁业。
      在诸葛亮主持下,蜀汉成功把盐铁两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开发起来,并在地方设立司盐校尉、司金中郎将等主要负责相关业务的两职,负责盐铁事务。
      杜祺、刘干等人为典曹都尉,分别管理盐业、铁业。
      越?Q郡西面临山的邛都县,刘谌带着何祠、廖堂、阳柏溪、马抗,在杜?都尉的引导下,参观制盐矿区。
      先看到一个超时空的竖井!一口\"火井\"。
      杜?介绍,在晚上此井能够发光,照亮周围,人们要想得到这种光,必须用火投入其中,下面通常会发出雷声,火焰一出,就可以照耀数十里。有人甚至用竹筒把井里喷出的东西装起来使用。
      看破不说破!原来是清洁能源天然气!
      额滴歌神啊!诸葛亮竟然是最早使用天然气的人!
      在火井旁边还有一口水井,取井火用大铁锅煮井水,通过蒸发可以蒸,七天能产五斗盐。
      这个时代没人懂空气是什么东西,更别说天然气了!
      刘谌问:“杜?,这井怎么放出火来?为何有打雷的声音?”
      “禀大王,微臣无能,不知此井奥妙。”
      “阳祭酒,你可知此井奥妙?”
      “禀大王,此地山石交错,百丈之下有洞窟,内有火气,渗出地面,遇火即燃。”阳柏溪说。
      “哦!原来是这样。”
      刘谌又问杜?:“此火井如何而来的?”
      杜?说:“大王,百年前这儿一个小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当时人们拿竹子和木头到那里取火。后来诸葛丞相前往这里视察,并且对火井进行了一番改造后,火势变得旺盛起来,丞相让我们就在那里架起大锅煮盐。”
      又是诸葛亮的黑科技!
      刘谌可以确定诸葛亮不是穿越者,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那么多工业科技知识从哪学来的?
      诸葛亮在南中重视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征收九夷部落奴隶主的盐井和矿山为官有,设置了盐铁官,管理煮盐炼铁,又派人教授织锦方法,传播手工业技术,使南中地区的生产有了显著发展。
      诸葛亮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刘谌心想,如果早来个几十年就好了!一定协助诸葛亮完成三国霸业!
      弄出火药,烧死司马懿!

第57章 诸葛亮的火井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