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诸葛亮的炼铁术[2/2页]

西蜀霸王 明庭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噢,你仔细说来听听,让宋九襄学一学。”
      “喏。我家用木头搭建起一个高高的炉子作为外炉,炉外搭有坡道,方便匠人们步行至投掷原料的进料口。
      丞相传授出真正的铁矿冶炼炉,秘法是造炉时在炉子内部用耐火石砌成的鼓风窑。
      宋兄弟,就是你家铁炉腰身再弄扁一点,里面造两个通风孔。”
      看看马新侗的觉悟,跟诸葛亮的人就是不一样,直接把诀窍告诉了竞争对手。
      宋九襄赶紧拜谢。
      既然大家都慷慨传授冶金技艺,刘谌干脆把后世一些炼铁技术说了出来,当然是假借犍为工坊的最新技术。
      一种水利鼓风设备——水排。
      水排是应用水力激动机械催动鼓风囊,然后是长方形木风箱。
      刘谌一边说一边比划,让马新侗和宋九襄领会一下。
      道理一点就通,只要不是电动机,古代人对水排和风箱的原理很快就能理解了!
      当然了,刘谌不能告诉他们空气中有氧气,炼铁需要大量的氧气,古代人听不懂的。
      但是马新侗和宋九襄对机械比较熟悉,古代木工技术可谓登峰造极,对于用活塞推动和压缩空气的鼓风器使皮囊不断伸缩,给炼铁高炉加空气的技术都很佩服。
      刘谌大声说:“风箱和水排的使用,为烧铁炉提供了充分的空气,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高炉的温度,提高炼炼的效率。
      当用水力带动风排机运转后,窑内温度迅速升高,铁矿石就会融化成铁液。
      高温之下,铁液熔融降至窑底,冷却后便成为一块块铁板。
      这些铁板不论好坏,都运到南安郡去,
      朝廷买下这些铁板,再打造成刀箭盔甲,就能够抵御魏国的侵略了。”
      马新侗和宋九襄齐声说:“愿为大王炼铁!”
      “好!封你二人为铁官,待炼出铁来再另行封赏。每人拨十万钱,为朝廷多开几座炼铁炉,炼铁收入皆归你们所有,朝廷不会收税。”
      “谢大王!”
      “嗯!”刘谌又对张营说,“石炭和铁板都是朝廷所需,你怎么运到犍为工坊?”
      “禀大王!水军多扎竹筏,将铁板、石炭捆在筏上,命敢死之卒带筏漂流,沿阳山江激流而下至岷江,请大王传南安郡水军出动,在江面设绳索拦截,换大船运到犍为工坊即可。”
      “好策略!稍后你去拜见赵卓和马抗两位将军,再仔细商量进退之法,过几日我会让赵卓将军回南安,你们把水军运输的事办好。”
      “喏!”
      “好!各位爱卿,孤王一夜没睡,实在困了,晚上在府衙庆祝商会成立,咱们边喝边聊。”
      说完,刘谌站了起来。
      “恭送大王安歇!”
      汉嘉郡各级官员和乡绅们纷纷退下。

第44章 诸葛亮的炼铁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