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新版隆中对[1/2页]

西蜀霸王 明庭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安郡府衙里,刘谌让人拿来一把木椅请廖堂坐下说话。
      廖堂一身白袍,不是道家的白袍子,明显是西方风格的法师袍,黑发垂落耳侧,没有扎传统的发髻,手持一把羽毛扇,一副神仙造型。
      奇异的人穿衣服也与众不同!
      刘谌忍不住问:“廖叔,你这道袍不像是汉人衣服,我很好奇谁给你做的?”
      廖堂说:“我门派有女弟子,善于裁缝衣物。我知道先帝早年曾经给丞相编制过帽子,大王莫非也想效仿?”
      刘谌笑而不语,心里回忆起先帝善待诸葛亮的往事来。
      想当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对诸葛亮十分尊重,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他。
      经常与他同吃同睡,通宵达旦地与他讨论国家局势。通过与诸葛亮的交流他觉得自己的思想豁然开朗了,视野拓宽了,人生目标更加清断了。因此,他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诸葛亮了。
      没事的时候,刘备还亲手给诸葛亮编草帽,以示对他的敬重。刘备以这样的姿态对待诸葛亮,关羽、张飞两人可不高兴了。
      本来兄弟三人亲如手足,天天吃在一桌,睡在一床,诸葛亮一来,既占了他们的座位又占了他们的床位,还分走了他们兄弟的感情,他们心里肯定不痛快,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忌妒心理。
      初来乍到的诸葛亮,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长着伶牙俐齿的白面书生,不一定有真才实学。刘备手下的一些文臣、武将们对他还不是很信任,尤其是关张二人更是看不起这个小白脸。他们认为:孔明年纪轻轻,有什么才学呀?兄长对待他的礼仪太过分了!又没有看到他的真功夫!
      刘备常和诸葛亮在一起研讨国家大事,对诸葛亮的了解要比关、张二人多,而且刘备毕竟算是个文化人,他的层次、个人修养要比关、张二人高出很多。
      刘备说得到孔明,好像鱼得到水一样。两位兄弟再也不要多说了。关、张见刘备这样说,心里不痛快是不言而喻的。
      刘备这样对待诸葛亮,难道他不担心冷了关、张二人的心么?他是不担心的。因为关、张二人是自己的结义兄弟,是手足关系,而且他们的感情经历了长期血与火的洗礼,是牢不可破的。
      因此,刘、关、张铁三角的情感不会出太大的向题。而诸葛亮初来乍到,务必要让他心情悦,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才华能得到发挥。
      三国时期,刘备作为一个君王,对待大臣基本上都是很讲感情的。
      看到刘谌傻笑,姜维搞不清楚状况,转头问廖堂。
      “贤侄,你父亲还好吧?”
      “谢大将军关心,我父亲在阆中隐居,一切都好。”
      “哦,何不把他接到南安来?你也好早晚尽孝。”
      “目前南中还有战事,等大王重夺成都后,我再把父亲接出来。”
      姜维点头同意,这魏军占领成都一个多月了,早已休整好了,一定有作战计划了。
      诸葛瞻谦虚的问:“廖兄,你怎么看现在的局势?”
      廖堂更谦虚的说:“丞相,咱们虽然弱,但还是有优势的。现在有大王继承汉统,又有大将军回归,名正言顺君臣和睦,朝堂清明,政局最稳定,内部最和谐。
      就

第20章 新版隆中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