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你要为先帝考虑……”
刘谌急忙说:“我意已决,大将军无需多言。你看我父皇,我们家七个儿子有什么用?国家还不是破灭了?”
“各位爱卿,还是来谈国事。我父皇刘被黄皓弄的昏庸,自己没有治国经验,慢慢开始只想享乐。
大家想想,我国土地很小,不管人民多富有,钱粮也超不过曹魏和孙吴。
我国缺少将领,五虎大将离世之后,渐渐可用的将领很少。
还有根本原因是国力差距,早晚要败。我们除了钱多之外,城池太少,远远比不上汉武帝时期的国力。
我国连年征战人口减少,国家发展不起来,就成都一个大城,其他城池都比较小。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就是弱,人也少。人口是个至关重要的物资。多数人口都还在中原地区。魏国以逸待劳国力蒸蒸日上,结局肯定是被他们打败了。
朝廷上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治理理念的问题。
以后我们要把百姓的利益都和国家绑定了,董家父子出来一下。”
“喏。”人群中,董康父子出列作揖拜王。
刘谌考虑到董家父子是本地人,心里想的就是本地人要和国家同在,让蜀人与汉帝国同心。
作为一名穿越者,刘谌明白蜀汉国家富而姓也得不到好处,该挨饿还是挨饿,所以,都是作袖手旁观的看客,这样国力大减,被灭成自然。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刘备是外来政权,在汉末士族兴起的年代,刘备带入益州的荆州系官员,就是指诸葛亮、庞统、马谡等人,没能与益州本地士族相融合作,反而是连年征战,内部集团斗争。
当第一代较为优秀的荆州籍官员离去后,当然后继无人,因为本地士族压根就不支持这个外来政权,所以蜀后期人才凋零,这个缺点不能算到诸葛亮头上。
诸葛亮依然是完美无缺的军事家,神一样的存在!
刘谌作为一名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混合体,感叹三国末期汉帝国的风雨飘零!
感叹父皇刘禅的软弱无力,当最终邓艾灭蜀时,蜀地纷纷投降,毫无抵抗,包括巴郡、巴东郡、涪陵郡都投降了!
谁来背叛徒这个黑锅?蜀国大儒学家谯周!
谯周误国啊!在他眼里,谁来当皇帝不是当,总比姓刘的强。
谯周影响了一批人,很多川籍官员形成一个小集团,到处拖诸葛亮的后腿!害得诸葛亮一个人分成八份忙工作,活活累死了!
蜀汉内部存在的集团多,而曹魏少。蜀汉的地域小,量产不足,这样经济实力小,集团利益分配不足,整体的矛盾加剧,抵御能力受限导致蜀汉羸弱。
这些矛盾,刘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凭借现代科学管理制度,一定能扭转乾坤!
再创汉帝国辉煌!
第17章 诸葛亮是累死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