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诸葛尚给父亲喂蜂蜜水,郎中进来了,给诸葛瞻检查头部的箭伤。
刘谌问郎中:“丞相伤势好一点没有?”
“禀主公!已无性命之忧!还需安心静养,不得动怒,否则气血翻腾冲击天灵。”
“哦!明白了!我先回去了,你们精心照顾丞相。”
诸葛瞻的身体还非常脆弱,刘谌出来之后叫来诸葛攀,吩咐他不要让其他官员来探望,等一个月后再说。
……
难民如约而至,扶老携幼来到乐山县董家庄园的三岔路口,一杆斗大的汉朝军旗迎风飘扬。
三岔路口那里搭了十几个粥棚,逃难的百姓饥渴难耐纷纷围了上来。
“不要挤!人人有份!”
“不要慌!乐山县令董策开仓放粮!”
“百姓放心!南安秋粮丰收!南中有数不清的粮食!”
“诸葛丞相坐镇南安!魏兵绝不敢来!”
董策在三岔口指挥,董家庄园的宾客、家丁、部曲全体出动,先让百姓吃饱饭,然后询问有没有投亲之地,如果是举目无亲的人,就带去庄园暂时安居。
仅靠董家一个大户那还是不够,董策又让父亲联系附近的王、高、马几个大庄园,大家一起来疏散安置难民。
刘谌和陈寿不是本地人,只好带着几十个衙役打下手跑跑腿。
第一天来的难民大多数都是绵竹地区的百姓,被魏军叫嚣鸡犬不留的口号吓坏了,一路逃到南安郡才敢停下脚步。
老百姓就是这样,就怕兵灾,乱兵烧杀抢掠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
第二天更多的难民如潮水般涌来,全都是成都附近的农民、小地主、庄园主,他们本来不想逃跑,可是邓艾大军全是西凉铁骑,抢劫财物和妇女是他们的习俗,邓艾等将领约束不了手下的低级将士,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他们干坏事了。
成都地区经过诸葛亮几十年治理,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魏军又是抢金银又是抢姑娘,吓得地主豪强顾不得投降,先逃跑保命要紧。
至于城里的世家子弟关彝他们,匆匆忙忙搬家撤离,大车小车拖家带口出城而去。
刘谌很快就见到了崔莺莺,逃难生活使得她不在有王妃的风采,而是一脸的憔悴和焦虑。
“大王!”
“夫人!”
刘谌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自己好像已然融入这个三国末期的世界里,崔莺莺不在是陌生人,而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亲人。
刘谌把妻子和娘家人安置在城南的一处院落,两大家人总算有一个窝好好睡一觉了!
紧接着汉寿亭候关彝他们几个世家子弟也到了,城里的各个酒楼、客栈都住满了!
由于关彝、张烁、赵卓他们家里都不缺钱,所以南安郡闲置的院子都被买了下来,折腾了一夜,难民基本上都被安置下来了,有钱的住木屋,没钱的住茅草屋,好歹都有遮风避雨的地方。
刘谌没看到廖堂,猜测他们不愿意住在城里,隐士都喜欢藏在山野桑陌之中。
这阵子天天忙,因为年关将至,任何人都考虑到家庭,刘谌也不例外!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公元264年的春节即刻就到了!
虽然是风雨飘摇的时局,但是南安郡出现了异常的繁荣景象!
繁荣景象是刘谌刻意追求并推动出来的!
首先是把南安郡地价炒起来了,城乡结合部都让府衙出钱买下来,召集商人盖房子,穷人不能老住在茅草屋里,阴冷潮湿容易生病。
商人没有开发房地产的意识,没关系,刘谌拨铜钱给商人,让商人雇佣大量的无业穷人来干活,每天结账发一个铜钱,再让商人把粮食、衣物赊卖给穷人。
南安郡在三天之内就扩大了内需,大量的铜钱直接到了穷人手中,穷人看到了希望,做工的积极性很高。
三天后,来自东吴荆州地区的商船就来了,大量的中原货物就摆满了杂货铺,同时饭馆酒楼都变多了,出现了商业街的繁荣景象。
三天后,一个五口人的贫困家庭有了十个铜钱的收入,于是他们就上街买东西,街道上到处都是人,还有货郎在兜售“孔明灯”。
第10章 活下来就不容易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