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穿过城门,来到郊外。
雨过天晴,正午阳光从阴云缝隙间穿透下来,照在路边的几棵大桑树上,大路上有贩夫走卒和往来的大车,拉满了物品和行人。
他们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条是通往西边的成都方向,一条是通往北边的资阳郡,另一个是通往东南的宜宾郡。
北面桑陌之间有一片院落,像是豪强世家的庄园。
“前面是什么大户人家?”刘谌问衙役。
“禀大人,前面庄园像是郡丞掾董策家族的,这附近的万亩良田都是董家的。”捕头说。
万亩良田?刘谌心想这肯定是一个豪强世家了!
“你去通报一下,说司农令陈寿大人来访。”
“喏。”捕头过去了。
刘谌对陈寿说:“我不方便暴露身份,假装你手下的主薄,你出面拿主意就行,让他们帮着安置难民,许以裨将军、县令之官。”
“喏。”
等了一会,庄园匆匆出来一个老者,远远的冲陈寿作揖。
“老夫董康,不知司农令陈大人到来,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冒然打扰董老庄主,恕罪恕罪!这是我衙门司农主薄,今天登门是有求于贵庄。”
“太客气了!你们都是朝廷命官,有什么事吩咐我们就行,外面冷,请进屋说话。”
“您先请!”
庄园客厅里,大家分宾主落座,刘谌坐在末座,董康不认识皇族中人。
陈寿说:“董庄主,魏军兵临成都,百姓流离失所,这两天就会到南安郡,他们饥寒交迫,不知您愿意帮我们接济流民吗?”
“愿意愿意,我董家一直都是乐善好施,不用你们官府出粮,我在三岔口往成都方向,连搭十余座粥棚,保证不饿着一人!”
“大善人!请受我一礼!”陈寿起身鞠躬。
“不敢当,不敢当,为朝廷分忧解难是我们应该做的。”
“敢问贵庄今年收成如何?”
“还行,稻粟谷麦连年丰收,去年陈米未尽,今年新稻入仓。”
“恭喜庄主!”刘谌衷心的恭喜,心想有这样规模的大户人家支持自己太好了!
郡丞掾董策家是大庄园主,即从事农业生产又兼经营商业,一年有九个月要做生意,交易的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自家多余的农产品,低买高卖的布匹粮食等。
同时董家还是豪强经济,实行农、林、牧、渔、副等多种经营,家族养着农民、宾客、部曲、家兵等。
董康看到刘谌衣着华贵,猜他可能会是成都的侯门将相家的公子。
陈寿说:“丞掾董策是您什么人?”
“正是犬子。”
“丞掾有点屈才了!我回去禀报太守,提携令郎出任县令。”
“多谢大人!”
“不用谢不用谢,你们为朝廷分忧,理应如此。另外,朝廷设置裨将军,仿效光武皇帝,召集部曲保卫乡里,你看贵庄有没有孔武之士出来任职?”
“有,有,我有子侄、女婿弓马娴熟,愿意报效朝廷。”
“那就好,我代表朝廷授你家裨将军职,你召集部曲,举大汉旗帜,受董策县令节制,安置流民,并在流民中挑选青壮入伍,所需军饷我拨给董策县令,你们自己筹集军粮,刀枪剑戟的军械我随后派人送到庄上。”
“多谢大人提携,董家必谢大人知遇之恩!”
突然来的好事让董康连连称谢。
买官卖官疗效好呀!刘谌止不住腹黑了一下。
想当年光武帝刘秀就是大庄园主,发展私人部曲,招贤纳士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最终当了皇帝!
不想当皇帝的地主不是好地主哟!
大地主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控制的人口也就越来越多,家丁护院就演变成了一支军队。
刘谌就需要这样的大地主来帮助自己,想要打败魏军,必须要拉拢当地的豪强世家,联合各种力量抵抗魏军。
现在诸葛瞻的御林军就剩一万多人,刘谌没有狂妄自大的用这点人马打败钟会的十八万大军。
第9章 诸葛亮的工业体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