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啊秀的题目(上)[1/2页]

麻衣神相 独孤寒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阿秀微微一笑,道:“婆婆说你既然精通测字术,须知在测字中经常会进行拆字吧?\"
      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阿秀道:\"那你应该知道拆字的方法有多少种吧?\"
      我答道:\"不敢说精通,只是略懂而已。拆字的方法有添笔法、去笔法、指事法、象形法、会意法、形声法,转注法、假借法、摘取法、引申法十种。\"
      阿秀笑道:\"你说的不错,我就每一种方法出一个题目,你来破解。\"
      我说:“好。\"心中暗道:“原来如此,以十种方法布置出十道题目,那答题时便要以十种方法破解十道题目阿秀这是在变相提醒我解题之法啊,
      只听阿秀道:“第一个题目,从前,有一个人举办婚礼,宴请宾客,混乱之中,新郎官遗失了一枚金钗;而金钗就在众多宾客中的某人身上。新郎官遍寻不到,就去找了一个测字先生,写下一个“失”字,求问金钗在哪里。若你是那个测字先生,你会告诉他,金钗在哪里?\"
      说完:阿微微笑着看着我。
      我心中暗想,既然是一个拆字方法对应一个题目,那么第一个题目应该用到“添笔法”,添笔法有五种,添偏旁,添字头,添字脚,添中间,添四周,既然说明是在宾客中遗失,那就添在中间,可是添个什么好呢?我说:“金钗在宾客中一个姓朱的大人手里。\"
      阿秀点了点头,道:\"如果宾客中姓朱的来了一大家大人有很多,又该如何确定呢?\"
      “朱”字可拆成“二十八”,于是我说:“那就是朱家中排行第二十八的那个大人。\"
      阿秀赞赏地笑道:\"陈大哥聪明!你答对了!\"
      老爸和孙嘉奇都在一旁微笑不语。
      阿秀道:“我出第二道题目,从前有一个姓申的人患病,头疼,脚也疼,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于是他便去寻了一位测字先生,写了一个'申字,问测字先生自己的病根在哪里。当你是那个测字先生,你来判断这位申姓病人的病根在哪里。\"
      我暗暗思索,第二道题目就要用到“去笔法”了;去笔法和添笔法类似,也是去偏方,ㄊ子头、子脚、ㄊ出间、去四周,既然病人是头疼、脚疼,那就去字头和字脚,“申”字去掉字头和字脚乃是一个“田”字,人之周身器官部位,带“田”的应该不多,于是我说道:\"病人的病根应该就在丹田。\"
      我说完,孙嘉奇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阿秀也笑道:“大哥哥又答对了。那我出第三道题目一个人前去相亲,相亲之后十分中意对方,但是却不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感觉如何,恰好他路遇一个测字先生,于是问吉于测字先生,测字先生伸出手,让他写一个字,这个人说他排行第八,因此就在测字先生手上写了一个'八字,试问,对方站娘对这个男子印象如何?结亲之事是否能成?\"
      这一个题目要用到“指事法”了,所谓“指事法”乃是将测字者周围无形无象之物。用文字符号来表示,此也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
      这个男人写了一个“八字,又写在了测字先生的手上,\"手”可以当做“提手旁\"“提手旁”加一个\"八”字,乃是“扒”,“扒与婚姻联系在一起,最为不详,“扒媒”即是如此,可见这相亲是以失败结束的。
      于是我说道:\"对方姑娘并未相中这个男子。\"
      我刚说完,孙嘉奇也在一旁“哦”了一声,看来他也猜出来了。
      阿秀笑道:“陈大哥答题好快!且听第四个题目:有一个人进京赶考。不知前途会如何,便去求问测字先生:因为他是从襄阳而来的,于是便给测字先生写下了一个'襄字。试问这个人的前途如何?\"
      这次是要考象形法了,象形法乃是直接以字形来释义:汉字最初本就是象形文字,象形法正是归元返璞的表现,追求的是字与自然的统一和谐,亦是天人感应的体现。至于如何联想。则要看测字者自身的想象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更要联系问字者所求之事,所在之环境。
      襄阳的'襄字从字形上看像一个酒囊饭袋的'霜字,所谓囊者,腹中无物也,意思是其人并无真才实学也,没有真才实学的腹中无物之徒,前途能好吗?
      于是我说道:“这人前途不好,可能会走霉运,难以高中。\"
      孙嘉奇道:“我也这么认为。'襄字从字形上看十分像'衰,'衰者不吉利也,因此此赶考者前途不好。\"
      我和孙嘉奇所联想出来的字并不一样,但是却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由此可见象形法的灵活实用。
     &n

第112章 啊秀的题目(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