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举[2/2页]

大唐再起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消息灵通的,大声说着。
      “副考官,翰林学士陶谷——”
      “礼部尚书黄天佑,兼任副考官。”
      很快,各个书铺仿若是入了蝗虫一般,举子们奔赴而来,再也顾及不到什么脸面了。
      张齐贤闻听这两人,也不由得感慨万千。
      陶谷乃是五朝老臣,在乾德二年(964年),陶谷还主持过吏部铨选以及礼部贡举,可以说经验丰富。
      至于礼部尚书黄天佑,科举乃是其本职,担任副主考,可谓是驾轻就熟。
      这两人担任副主考,可以说是搭配和谐,完美无缺。
      偏偏三名主考官中,两名北人,一名南人,皇帝可谓是万分照顾北人的心情了。
      此三人吃住都在皇城中,有专人看顾,就是不得与外界接触。
      而礼部,却显然忙个不休。
      起因很简单,因为汴梁实在是太小了,尚书省,礼部的贡院,实在太小了,对付一千多人的举子考试,万分不适宜。
      因为自北宋建立之初,都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新建贡院。
      省试最初在尚书省礼部,后来改在武成王庙、开宝寺、太学进行。
      而这些考试场所都是临时借用,不仅无法严防考试舞弊,甚至还在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发生过大规模火灾,酿成惨剧。
      直到宋徽宗时,才大规模修建贡院。
      有鉴于此,大臣们各抒己见,孔庙,武成王庙,太学等,都被皇帝一一拒绝。
      “其地者,要么狭窄,要么喧嚣,怎能作为贡院?”
      皇帝沉声道:“依朕来看,汴梁城中,最大的寺院,莫过于大相国寺了,其地方宽敞,虽然喧嚣了些,但只要封闭的好,就暂且借用一番也是无妨。”
      如此,暂时的贡院,就有了。
      随即朝廷还花费数千贯,对于其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举子们进行考试。
      直到四月二十八,历经大半个月的准备贡院改造完毕,考试的题目,也抄,甚至为了更好的预防作弊,由三份组成。
      待到临考的那天,由皇帝亲自选择其一。
      这场规模浩大的科举,是北人不曾经历的,让人难以忘怀。
      三天两夜。
      第一场是贴经,是填空题,儒家经典,最基础的。
      第二场,是策论,考取进士的心胸,见识,以及志向。
      第三场,也是填空,只是考取的律法,典章,不懂法律规矩,如何做官?
      第四场,则是明算,算数题,无论是测量田亩,还是统计丁口,都需要。
      第五场,则为命题诗赋,算是考取文采了。
      这是连轴转,不带一丁点歇歇的,张齐贤出来后,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睡了一大觉,才算缓过来。
      一千一百多人中录取一百二十人,几率实在是太低了。
      像他这种北方,对于此次进士科考试,实在是陌生,晦涩,眼见南人笔快如飞,真是心思酸痛。
      街面上到处都是饮酒作乐的举子,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