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是一大早就去了慧济寺的。
果然如她料想的那般,她与知客僧稍稍的打听了一下,虽然寺庙会给路人行方便,提供一夜免费的食宿,但是那是寺庙的一处简陋禅室,所居之人都是南来北往的过路客,一时丢了盘缠的或者是遇到了难处的,时间也仅仅只有一晚而已。
至于女客要在寺庙留宿的必须包下庙里单独的禅院才可。
而那样的禅院费用十分的昂贵,寺里的本意就是少留女客,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能在慧济寺长时间住下的女客必定是京城的达官显贵。
更何况当今陛下的堂弟清河郡王就戴发在庙里修行,这慧济寺如今就跟皇家寺院一样,苏荷带着十两银子的香油钱来想住下,基本就是在痴心妄想……
赵宝珠觉得苏荷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自然想不到那么多,香油钱又是给春泥的,让春泥去交了,苏荷定是会吃一个哑巴亏。
可她忘记了,流民之乱,苏荷可是在与府中之人走丢之后自己到了京城的。
当然路上她受到了一个老婆婆的照顾,如果不是后来老婆婆染了疫病离世了,苏荷自己也病的快死了,不得已苏荷才找去了侯府,苏荷怕是现在已经过着天高地远的日子了。当然要拿回母亲的东西也是她回侯府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荷烧了香,又问了寺里抄写经文的禅室在哪里,是否可以每天来抄写经文,知客僧都一一的对答了。
誊抄经文是发扬佛法,寺庙里面自然是欢迎的,也专门为了善男信女辟出了专门抄写经文的禅房,如今入冬了,禅室里面十分的寒冷,前来抄经的人很少,所以禅室可以随便使用。
这下苏荷就放心了,她对知客僧亮明了身份,表示往后一个月,会经常来抄写经文。
她不能给赵宝珠落下话柄,说她的经文不是在寺里抄写的。
她每天都可以来一小会,至于在寺庙里抄写多少,那是她说的算,那抄写经文的禅室里面连个取暖的炉子都没有,怕火星子烧了里面摆放的经文,这么冷的天,别说是在里面安安心心的誊抄经文了,就是连手指头都不想从衣袖子里面伸出来。
她只需要常来摆摆样子,经文回去抄写即可。
所以苏荷从慧济寺回来的很早,在午膳后不久就回到了客栈,而她要的地方,苏全都已经打听了好几个了。这其中有银子的缘故,也有这镇子横竖就这么点人的原因在其中。
苏荷都去看了,随后就敲定了一处小院子,两进的,不大,家具和各种日用品一应俱全,搬进来不用买任何东西就能住的很安稳。
叫来了里长作中间人,苏荷与房东签了租期一个月的契约,给了二两银子的租金,主仆四人就搬进来直接住下了。
这小院子两进,外面一进正好给苏全和两个护卫苏龙与苏虎居住,里面一进则是苏荷与春泥住着。房东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名叫陈桂香,儿子在京城的衙门当差,媳妇和孙子都在京城,她一个人守着相邻的两个院子,就想着出租一个院子。
第29章 逍遥日子没几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