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金融体系的建设[2/2页]

乱明者皇太子 帅锅大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大明宝钞就成了坑自己人的废纸。
      最后,这种玩意儿也就没有人再收了,但是朝廷有时候没钱了,还会死皮赖脸的把大明宝钞拿出来给宗室发工资。
      顶级的宗室自然不在乎,毕竟他们有地,即便没有朝廷发的工资,他们照样逍遥自在。
      但是,底层的宗室就惨了,他们被圈定了身份,不许从事百业,不许科举,天天的就领这种擦屁股还嫌硌人的大明宝钞过日子,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有多惨。
      如果不是朱常洛现在搞了一下宗室自力更生的改革措施,这些人就只能是做奴隶的命,他们只能顶着宗室的荣耀光环,去给各个藩王做长工了。
      所以,指望大明朝廷自己发国债,除非是傻子,不然不会有一个人买的。
      内阁也明白这其中的难处,所以,在和朱常洛来回纠结了几回合后,他们也终于妥协了。
      大明国债由内阁和户部核算情况之后,报皇太子批准后定额,具体的发行由西山皇庄主导并承担国债的回收工作。
      对此,西山皇庄也将相应成立大明皇家银行作为国债的发行和回收机构。
      发行国债的利息多少,由慈庆宫和内阁共同议定。
      国债具体面值也由大明皇家银行确定。
      由此可见,这就是个“假国债真纸币”计划。
      不过,这个阶段朱常洛也只能遵从银本位的制度,不能超发太多纸币,不然的话,辛辛苦苦弄出来的金融体系,转眼就崩溃了,这会心疼死人的。
      确定完了国债的权责之后,朱常洛的心情是无比愉悦的。
      这也算是他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插手大明金融制度体系建立了。
      国债。
      这个不过是朱常洛的一个噱头而已。
      其实,他就是想借国债之名,重建一下大明的金融体系。
      这些国债被发出去,它们就是一张张具有财富符号的纸币。
      如果,运作得当,朱常洛就等于是间接的掌控了大明未来的金融体系发展。
      到时候,手上有权,手下有人,兜里有钱,再想变革一些不合时宜的制度时,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所以,朱常洛对此是无比期待的。
      对于,这些国债,也就是纸币的面额,朱常洛也早就想好了。
      首先不能发行大额,因为大额纸币的如果发行过量,就会直接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而且,大额纸币还影响流通性。
      所以,要控制面值。
      在朱常洛的设想中,最大的面值就是一两,最小的就是一文。
      中间在搞一些面值500文,200文,100文,50文,10文的就行了。
      这些面值虽然看着不够刺激,但是,这个面值绝对是最符合流通性的。
      朱常洛原来也在西山皇庄试验过一段时间的代金券。
      但是,由于没有好的统筹和计划,朱常洛发行出来的代金券,也就一直没有真正的被排上用场。
      凡是拿到这些代金券的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种代金券就是优惠券,不是钱。
      所以,代金券的发行对朱常洛来说无疑是一次失败的金融尝试。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已经拉上了内阁,并且准备实行银本位的刚性兑付制度,所以,朱常洛认为,这次必定成功!
      毕竟,这一次的规模是空前的,而且,还有西山皇庄托底,并且实行银本位的制度,绝对是可以把这个市场给盘活的。
      所以,对此朱常洛有信心!
      /20/20532/12334689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金融体系的建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