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晁错:一错再错[2/2页]

速来围观!汉武帝邀我瓜分江山 常乐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楚虽然看似势大,不过只是也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皇帝听他这么一说,笑了起来:“袁盎,你太小看他们那四十万大军了。”然后又接着问道:
      “吴王这些年来,铸造铜钱、售卖海盐,又养了宾客三千,有钱也有人。现在他六十多岁了,要是没有完全的把握,又怎么会轻易起兵造反?”
      袁盎想了一下,躬身说:“臣做吴国丞相三年,深知吴国内情。吴国有钱,以致于民风奢靡,重利轻义,吴军并无悍不畏死之心,且吴王宾客,也是以钱收买,没有什么英雄豪杰,只不过是些无赖子弟罢了!”
      “所以,这些人在一起,一时兴起造反,时间一长,吃上几次败仗,也就一哄而散了,陛下不必担心!”
      晁错在一旁听了半天,觉得实在厌烦,此时忍不住插话,嘲讽着说道:“听袁大夫所言,我们只需要派出军队,出去走一圈,吓唬吓唬就行了?”
      说罢,还嗤笑一笑,转眼看向皇帝。
      袁盎默认无语,并不多说一个字,但是皇帝却好像听得来了兴趣,也不管晁错说了什么,刨根问底地对袁盎说:“有些道理,你继续说下去!”
      袁盎见皇帝追问,故意做出一副神秘表情,低声道:“臣是有一条计策,肯定能平定叛乱。不过,事关机密,不便让多余的人听到。请陛下令人回避一下。”
      “你们,都退下。”皇帝立刻向周围黄门挥了挥手道。
      袁盎看着周围人都退去,只有晁错似乎没有听见似的,还兀自站在原地。
      他心中暗暗着急,又向皇帝继续说:“陛下,臣的计策,除了皇上,无论何人,最好都……”
      皇帝侧脸看看晁错,摆了摆手,晁错无奈,闷闷不乐,却又无奈,只得退到东殿之中。
      袁盎四处看看,只剩下自己和皇帝二人,这次小声说道:“臣听说,吴楚之间书信往来时,无非是说天下诸侯,都是高帝子弟。
      “诸侯之间都说:汉初之时,高帝吸取秦朝教训,行周朝的分封制度,所以大家才蒙高帝恩赐,享有土地。”
      “如今却偏偏出了个奸臣晁错,擅削藩国,这其实是危害我大汉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啊!”
      “所以,诸侯心中不服,恐怕将来晁错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才连兵西进,其实不过就是想消除晁错这个奸臣而已。”
      皇帝听到此,猛地就想起晁错的“御驾亲征”提议,不由心中一惊,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袁盎偷偷看到皇帝表情有了变化,心中便明白,自己的话有了效果,马上又说:
      “陛下,诸侯心思不过如此。假如能将晁错杀了,同时又下旨赦免诸侯起兵之罪,适当的归还一些削过的土地,我想……”
      他用沉稳的语气道:“吴楚肯定会罢兵谢罪!到时候,朝廷也不用派兵,更不用白白消耗军饷,百姓也可免于战祸了。”
      “杀晁错?”皇帝听他如此一说,心中一怔,情不自禁脱口而出道。
      “是。这也是吴王传檄诸侯的理由。”晁错回道。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沉思良久,声音低沉、坚定地缓缓说道:“为了苍生社稷,如果杀了晁错,就能罢兵,又有何不可?”
      袁盎大喜,跪拜道:“皇上圣明!”
      接着又补充说:“这只是臣的建议,请陛下熟思而后行。”
      皇帝冷笑一声,不假思索道:“就这么办!”
      然后又说:“朕现在就命你为太常,与刘通一起,去找吴王。告诉他,朕已经诛了晁错,让他罢兵回国,此前所削的土地,以后还给他!”
      “是!”袁盎领了旨,不露声色地转身而去。
      皇帝待他出了殿门,又大喊一声:“陆孺,到东殿传晁大夫过来。”

第69章 晁错:一错再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