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
      窦婴一路想着事情,不知不觉就到了少府,与少府丞打了个招呼,然后拿出调令,递了过去。
      “皇长子的印?”少府丞笑着翻看着官牒,“窦大人现在这是当的什么差?”
      窦婴笑,但眼神含蓄,并不直说:“胡大人见笑。”
      “乌孙驹,域外人氏。不过性格果毅,忠诚可靠,骑术精湛,孔武有力。”少府丞看了一眼窦婴,对乌孙驹夸赞起来。
      “我倒不熟悉此人。只是皇长子有令,我来托胡大人办就是了。”窦婴淡淡地说道。
      官场中人,自然是识得大体,见窦婴不肯细说,少府臣也就不再多问,摆出一副秉公办事的姿态说:“窦大人亲自过来,又携着官牒,下官照办就是!”
      说罢,与窦婴相视一笑,随即转首吩咐:“唤尚马监令过来!”
      “有劳大人。”窦婴道谢。
      “窦大人放心,中午就把人送到兰林殿公堂上。”少府丞以为窦婴要走,便先站起身来,拱手行礼。
      “胡大人,我还有一事相请。”窦婴见他起了误会,赶紧也站起身来说。
      “哦?直说无妨。请坐!”少府丞为自己猜错了客人意思,而哑然失笑道。
      “我曾出使匈奴,在匈奴单于帐中见到一人,长相颇似中原人氏。后来听说,此人名叫中行说。胡大人听说过他吧?”窦婴一边坐回原位,一边用试探的口气说道。
      “咳!”少府丞不以为然地一拍案几,“此人就是个败类!”
      “是。我也听说其人行径卑劣,背汉投胡,甘为匈奴所驱。”
      少府丞此时愤怒起来,须发皆张,口中大骂道:“先帝时候,就是此贼,说动军臣单于伺隙入寇,为害上郡、云中,害我百姓!”
      他所说的,就是文帝盛赞细柳周亚夫的那次。
      窦婴待他气平,才又说道:“有人告诉我,中行说生长在北方,是燕地人。我打算到他的祖籍去,寻访中行说家人,然后修书与他,不说别的,就劝他不要再与汉为敌。”
      少府丞默认,低着头不肯说话,眉头微皱,面露不悦神情,似乎是对窦婴此举非常不满。
      窦婴见他这副表情,料定是嫌弃自己软弱,有失国体,于是解释道:“大人应该已经知道,现在关东烽火骤起,此时只宜与匈奴修好,不宜再开战端。如此做法,也并非我要行此下策。”
      少府丞闻听,愣了片刻,随即醒悟过来,面带惭愧之色,拱手谢道:“下官愚钝,不曾有窦大人这般见解,请见谅!”
      窦婴笑着摇了摇头,口中只道:“胡大人刚才的反应,是人之常情!我想寻一下中行说的牒文身录,查个详细。”
      少府丞想了一下,遗憾地说道:“中行说叛离以后,牒文早已销毁。不过,黄门侍郎张勇是其同乡,又是一批入宫,想必他应该很清楚。”
      一听到“张勇”这个名字,窦婴顿时心中大喜,不过仍然不露声色地说道:“此人似乎是专司宫中采办的采访使?”
      “正是其人。”少府丞点了点头,好奇地问道:“窦大人也识得他么?”
      “我在长乐宫时候,与他有过几次交情,不过也仅限于此。”窦婴赶紧说,又问:“可有他的官身牒文?”

第62章 隐秘角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