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将军,欧贞鸣是也!”
      “好。有劳先生引荐,不胜荣耀。请回禀大将军,明日定赴约。”刘荣神情肃穆道。他听到欧阳海客说,明天要见的人是欧贞鸣,于是心里就更加笃定,东瓯国内,也是争权夺利。
      这,对于自己此行来说,无异于是第一个好消息。
      送走仿佛厚利到手的欧阳海客,刘荣立即把窦婴请了过来,将此事告诉了他。
      窦婴沉吟片刻,转身对乌孙驹道:“你速速到北波亭,将方圆半里之内的情形都勘察一遍,凡林深草盛、坡陡丘阔之地,都要好好看一看。”
      乌孙驹点头,打开了房门。窦婴又叮嘱一句,“换身衣服,由后门出去。”
      刘荣微笑着夸道:“还是先生谨慎!”
      “东瓯虽然地处蛮荒,但是也颇多能人异士。其王室为越王勾践后裔,精于算计,少主天命之子,容不得丁点闪失。”
      刘荣心中感动,有这样忠诚,且具有材干的人辅佐,何愁不能成功。
      只听窦婴低声说道:“少主,明日你仍乘车而去,我鸡鸣时分自行前往北江亭,以防不测。如果一切正常,我则在亭边等候,如果没有见到我,那……”
      他停住了话,没有再说下去。
      刘荣想了一想,胸有成竹地说道:“先生思虑得当。不过我想欧贞鸣不至于设下陷阱,谋害于我。”
      窦婴也点点头,不过仍然坚持己见,毕竟他陪着的大汉朝皇长子,他垂首请求说:“少主,请按臣所言为好。”
      刘荣明白窦婴心里担心的是什么,也不再坚持,又道:“那就按先生所言。其余事情,就由我按之前的计划,见机行事。”
      东瓯国不实行宵禁制度,只是规定夜行人不得私带刀具,更不得在斜巷之中使用火具,其余倒也没有过多限制。
      东瓯百姓以渔业为生,海产又有很多都是夜捕,所以到了晚上,王城依旧热闹。
      主街上,渔吏带着渔民和珠民们,打着灯笼火把,肩扛手提各种工具,穿梭来往,络绎不绝。
      位于瓯江正东的出海口,也是热闹非凡。准备出海的向海里推着舟船,已经返回的往岸上卸下收获,人声鼎沸。
      然而,瓯江北波亭周围,却是一片寂静。乌孙驹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北波亭周围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暗道、机关以后,返回客栈,已是戌时入睡时分。
      他一推门,走进刘荣房间,接过窦婴递来的面饼,就着茶大口大口吃了一枚,然后擦了擦嘴,不好意思地说:“还……真饿坏了。”
      “北波亭不远,出王城沿大道向北六里地,到了江边即是。”他不待窦婴催问就说,又道:“亭子周围没有树林深草,且四周平坦,藏不了人。”
      言下之意就是说:此地安全,大可不必担心。
      “恩。”窦婴点点头,若有所思,欧贞鸣选这样一处地方,有何用意?希望真如乌孙驹之言,不过僻静而已!
      随即,窦婴将下午定下来的明日计划告诉了乌孙驹,想了一想,别无他事,于是就向刘荣告辞。

第36章 瓯江之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