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反重力装置的局限[2/2页]

假如雷欧奥特曼有个女儿 佳羽明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uc0071年,吉恩的研究员们建造了超小型的米洛夫斯基核融合炉。替代了传统的磁场,这个改进型的米洛夫斯基核融合炉使用一个i力场来限制和压缩反应燃料,从而触发热核反应。作为helium3反应堆副产品的米洛夫斯基粒子从而也被回收使用来保证反应堆的运行。米洛夫斯基粒子形成的i力场格也起到了热核反应的催化剂的作用,与真实世界中1950年发现的核反应中的介子的催化作用一样。这个高效率的设计的大小只有同样出力的旧米洛夫斯基核融合炉的五分之一。
      i力场的其他运用,只要一带电荷,i力场就不能透过金属、水、地表、以及其他任何可以导电的物质。然而,在贴近地面的地方,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在地面和战舰的底部之间产生一种i力场的垫子,构成一个反重力的浮力场。这个原理被用作一年战争中米洛夫斯基飞行器系统的基础并最终成为所有宇宙战舰的标准配置,但后来几十年内还是未能实现能够装备在机动战士上面的米洛夫斯基飞行系统的小型化。
      i力场的另一个运用,也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i力场防御屏。屏障发生器在自己周围产生一个浓密的i力场形成一个可以抵御米洛夫斯
      基物理学光束武器的攻击的屏障。这个屏障对于激光和类似导弹的物理攻击不起作用,而在屏障内,光束武器还是可以发挥它们本来的致命效果。
      然而由于i力场防御屏需要大量的能量并且发热极高,故它没有被使用在普通的机动战士上,它一般装备在机动装甲像ma08大扎姆和mrx009精神力高达上。即使是装备在足够大的机动装甲上,散热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大扎姆只能维持这个屏障15~20分钟。另外,由于i力场防御屏的原理与米洛夫斯基飞行系统的原理基本一致,从而很容易结合这两种系统,所以一般装备了其中一种系统的机动装甲同时也装备了另外的一种。
      mega粒子,不可思议的米洛夫斯基物理学还有一个重大运用。由于米洛夫斯基粒子间的排斥作用,把粒子们压制成i力场的晶格结构需要大量的能量。如果能提供足够的能量,i力场就会成功地形成,米洛夫斯基粒子最后形成了具有很大质量,不带电荷的mega粒子。被用来形成mega粒子的能量以速度和质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mega粒子不再维持i力场的晶格结构,而从i力场中爆发出来。这个高速运动的重粒子流不像传统的荷电粒子光束,它不能被磁场阻挡。在uc0070年,吉恩的研究员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成了可怕的mega粒子加农炮.......”
      “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剧情,但是还真的有科学家通过这种概念成功的制造和投入使用了反重力的装置,但是能够支撑起这么巨大基地的反重力装置,地球上目前还没有做过这么大的,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实验资金和时间,为此只能够先退而求其次了。”
      佐藤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反重力的事情都给凤琉璃列了出来,而听完了佐藤的介绍后,凤琉璃也陷入沉思当中。

第30章 反重力装置的局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