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戏连台的登月活动[1/2页]

超级科技领航者 大脸猫脸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说多没意思,程东和童安福现场表演了一下“人造月壤防护层”的建设步骤。
      嗯,跟大多数人想的一样,就是装沙袋、运沙袋和堆沙袋。
      步骤一样,名字也一样,但是直播里的沙袋实属有些牛批!
      首先是空沙袋牛批,它的材料非常厉害,坚韧、轻便、防冲击、防辐射等等一身优点。
      然后用来装沙子装土。
      咳咳,是月尘月壤。
      地球上有能力自己发射太空设备从月球上获得月壤的国家只有三个,这三个国家就代表了世界前三的水平,其他国家都不行。
      想要月壤只能等三个国家送。
      就是这么珍贵的月壤,天夏的两名宇航员一锹一锹的往袋子里装,真跟地球上装沙袋似的。
      挖到太大块的月岩还要扔到一边,嫌弃。
      另外装沙袋的工具也牛批,工程锹是特殊材料的,专门为航天工作制造。
      宇航服就更不用说了,一套至少好几个亿,那还是老式宇航服的价格,这种看起来更加威武的宇航服说不定几十亿一……一台。
      这种带动力的硬式宇航服的数量单位,人们感觉用“台”或“具”比较合适,毕竟相对于衣服,它更像一种机器,一点也没有宇航服标志性的布料外表。
      扛沙袋的行为就持续了最开始的半天,之后都是四轮小板车推,第一天直接用宇航服抗也算是对宇航服的一种测试。
      堆沙袋的时候也有技巧,那就是尽量让沙袋里的月壤分布均匀,不能是“中间鼓的不行,两边没有月壤”的情况,要尽量搞成一个长方体。
      相邻的沙袋要挨得紧密,上下层之间要错开。
      只有这样摞起来的沙袋墙才能更紧密,对辐射的防护性也会好。
      这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防护效果还不错的防护墙的最好方式。
      要说现在月球基地的变化可真不小。
      他们刚登陆的时候只有两台设备,一座生存舱和一艘飞船,这两天时间下来,轨道卫星可见的设备增加了一倍。
      一个是那个直径十米的折叠大天线,还有一个是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这两个玩意都是机械工程师童安福带头组装出来的。
      信号这么好,当然要让观众们看一下大功臣,也就是那个大天线。
      看完大功臣就去看了飞船和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飞船在太空的时候宇航员做过介绍,但是一些模块被护板挡着,就没让观众看过,这次既然要讲,自然是讲明白一点。
      当然,工作细节是不能展示的,也展示不了,看一看设备外表就可以了。
      月球基地不缺车,第八辆月球车被拽出阴影区之后就自动苏醒了,稍加改造又是一辆好车。
      八辆带动力的车,留下两辆代步和应急,林洋和彭子真一下子弄走了六辆。
      其中两辆有人驾驶,其余四辆开启跟随模式就可以了。
      冰矿那里放置了探测设备,一段距离之内都是安全的,所以林洋也进入了阴影区,六辆车挂了六个储存箱,一次就能装很多冰快。
      这些储存罐都是被压缩之后带过来的,有些像充气空间站,也有些像灯笼。
      因为它装冰块的时候要打开盖子,所以它们不是充气涨起来的,完全靠骨架支撑。
      一下子运回六车冰块,回来的路上就直接化成水了,罐内压力升高会更膨胀。
      回来之后用小吊车运到升降台上,接上输送管,升降台升起来,浑水就能流进转化炉里,转化炉会分离水和残渣,最后再电解分离成燃料。
      不过转化炉有点小,六罐水要处理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要一个星期之后才能起飞的缘故。
      除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戏连台的登月活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