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73章 60年代的婚礼[2/2页]

四合院:我不是何雨柱 日日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您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就免了吧,毕竟现在困难时期,不适合大操大办,组织上也鼓励生活尽量简朴,我们年轻人更应该积极响应号召!”
      大领导听了脸上多少有些红,本来他是见刘明是个人才,又听见刘明要结婚,他一高兴就想着表示一下,这样也算是鼓励优秀青年了。
      可是这个时期实在是太难了,人家穿的戴的都挺好,他又不能跟普通人一样随礼金,或是送点床单被面什么的。
      算了,他还是要改一改这大屁眼子的习惯,总是喜欢送点什么东西给别人,结果这次一是没准备,二是看人家的样子也不缺他这点东西。
      大领导决定那就送他坐着自己的车去结婚,这也算是尽点心意了。
      刘明听了连忙笑着解释道:“老同志,您误会了,我说的今天结婚是指领证,但我们还没有跟她父母商量呢,恐怕最快也要等这个星期天才能办婚礼。”
      大领导听了直摇头道:“刚刚你还雷厉风行的,风风火火闹革命的样子,怎么到这时候又拖沓上了?直接让你父母去提亲不就好了嘛!我不信你长得这么一表人才又有学识,女方父母会不同意?”
      刘明听了大领导的话,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这结婚怎么能跟工作一样,但他也知道这是他们那一辈人的思想。
      虽然他们那时的结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大事,但也不再像传统观念之中结婚时对仪式感十分讲究,不再有父母之命,也无媒妁之言,更没有三书六礼,鸿雁为信,这些样样都没有。
      他们这些老同志们,都是根据不同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各有特点。
      但大多数他们双方两个人都是组织介绍的,互相知根知底的都是同志关系,没有任何陌生感!
      只要两个人看对眼了再去向组织打个申请,最后也就是把被子往一块一放,就算是结婚了,而且还会因为工作原因聚少离多的,见一次面都是很高兴的事情。
      刘明理解老同志们为什么连结婚都那么雷厉风行,但他不行呀!而且这时候也不是战斗年代了,他不能这样对奕繁星的。
      刘明找个借口推脱着解释道:“老同志,我这父母不在了,一切事情都要靠我自己去谈,太唐突了会怠慢了女方家里,那样就不好了嘛!”
      谁知道大领导一听没有父母提亲这事,立刻自告奋勇的说他可以帮着去提亲,他可是老媒人了,而且还可以给他刘明当主婚人,争取今晚就把新娘子给娶进家门。
      刘明听着大领导和杨厂长在那里一起讨论着他的婚礼,要由“组织”操办,来宾为单位职工。
      这结婚条件虽然非常简单,但会由厂里摆上2桌酒,让刘明请亲戚街坊四邻凑到一起吃个饭就算结婚。
      刘明怎么觉得这听起来,更像是单位联欢会,而不是他的婚礼呢?
      而且你们两个人就把我的事情给定了?不跟我这个当事人或者我老媳妇商量一下吗?
      刘明终于见识到了组织的组织能力,那真是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呀!完全没有什么个人选择。
      如果问他好不好?那刘明会回答:“也挺好,但就是不太习惯和适应。”

第 73章 60年代的婚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