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三八饭店[2/2页]

四合院:我不是何雨柱 日日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才可以住在低楼层,好吧,这点他们说对了,只有富豪才可以住别墅。
      刘明知道有大一部分人,有些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或许也是不了解这段历史,或是被某些人带偏了脑子。
      他们很难相信这一信息,也不承认未来的所有发展都是靠这一时期打下的夯实基础。
      甚至不相信,这几年社会会出现一堆的自动机器。
      可还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很多发明都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发明的。
      有售米员为了减轻工作强度的,发明了自动售卖米面的机器。
      有减轻理发员长时间站立的卫星椅子,这样理发师就可以坐着为顾客理发了。
      有自动售烟机。
      有量体计算机,可以自动测量出做衣服需要购买多少布料。其实就是一张纸板,类似今天计算是否超重的很像。
      天津还有自动包子生产线,只要一分钟时间就可以包好一屉包子。
      这些都是58年全国掀起的技术革新热潮,全都是工作者们自己发明制造的,各式各样的工具。
      这里有些是没用的,而且还浪费了物资。
      但很多都是很实用的,所以很难说清楚这件事的好坏。
      反正这种全民改造生活和工作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只有相信工人们才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如果你不相信他们,那他们也只能选择消极怠工。
      常记者看着刘明陷入了思考中,还以为他是在想发明创造呢,于是也就不打扰他了,而是静静的等在一边。
      刘明发觉自己又愣神想别的后,不好意思的对着常记者笑了笑。
      常记者还以为他想到了什么,连忙问他是不是想到揉面机。
      刘明:“这个简单,前几天的报纸上还有过介绍,哈拉滨三八饭店,就已经实现了这个创造。”
      常记者脑子回想这个新闻,可惜她的关注点不在这上面,只是知道这条新闻,但是没有仔细的阅读和思考,更加不记得上面还有过关于揉面机的介绍。
      刘明去更衣柜拿出笔记本,在上面简单的画了一张简易的图纸后,十几分钟后,他就撕下来交给了常记者。
      他还一口气设计了两种和面机,一种是跟三八饭店类似的箱式和面机,另一种就是简单的竖式搅拌机,就是大家平常在面包店里看到的一样。
      常记者其实对他的发明不感兴趣,她惊叹的是刘明对日常生活中的关注,同样的新闻报道她也看到过,但是她只看了一眼就过去了。
      刘明则是仔细的阅读,还记下了里面有些什么新的发明,怪不得他能发明出那些东西,原来生活中他就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
      刘明肯定不知道常记者心里的想法,不然他肯定高兴死,他只是爱乱想瞎想,这也变成优点啦?
      他画好了图之后,就要去炒今天的菜了,因为今天除了有工人同志们的大锅饭,今天他还要做一桌接待常记者的招待餐。
      今天他做的这顿招待餐,是他最高兴的,除了因为这是采访他的记者外,还因为奕繁星以他对象身份的到来。
      今天要说高兴,学徒工们也高兴,有了擦丝器的加入,学徒工们制作起萝卜丝的速度,是平时的好几倍。
      每人一个擦丝器在手,大家开心的擦着,没一会就擦完了今天中午需要的量。
      看着又快又好的萝卜丝,最高兴的应该是,这些天天切丝切到手抽筋的学徒工了。

第47章 三八饭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