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准备点开今日特事直播间的观众们发现。
屏幕中不再是那些电影。
而是一场真正的直播。
来自各地特事局的战士们在各个小区,各个别墅中抓捕出了为数不少的“成功人士。”
每当镜头切换到不同的脸上。
主持人就会拿着手中的文件。
说着他们收了漂亮国多少钱,又在做着怎样的“教书育人”。
主直播间的旁边还有为数不少的分直播间。
仔细的分析着他们是怎样在冠冕堂皇的前提下,说着九句废话又夹杂着别有用心的作为。
特事局的效率,柳青一直放心。
更何况这是特事部直接策划的行动。
只是偶尔用计算器算着自己赚了多少个五十万。
引得偶尔路过的陈竹和陆渔一阵侧目。
点到矮大紧的分直播间内。
正好说到昨天的那篇影评。
“咱们今天是直播啊,而且这种好事也没有必要绷得太紧。”
主持人的语气有些随意。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不过这件事已经惊动了华夏日报。”
“至于引爆这一切的电影《新时代》,也被华夏日报简短地评论。”
“我先给你们念一遍,也许大家就都有数了。”
捏出一枚草莓,柳青面带微笑地看着终端。
“这篇评论的标题叫:《新时代》:不为人理解的梦想与光芒”
“我们好像对自己的文化从来没有过自信,会背诵古诗的孩子就是比不过可以看哈姆雷特原文的孩子,华夏的菜品也卖不过倪日的价格,我们向往着外国的高精科技,又逐渐地变成世界的工厂。”
“这句话有些离经叛道,但是华夏人有时太过务实,这不是好事。”
“我们的商品精美且坚固,但是又廉价而大量,绝大多数的产能都落在了内里的攀比与无尽的内耗。”
“因为我们不自信。”
“但是这部叫新时代的电影,它却让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强烈而沉毅的信念,”
“只要华夏人站起身,我们就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甚至是其他的世界。”
“也许真的有这么一天,我们的商品可以卖到宇宙的各处,我们的语言会被远方的孩童学习。”
“我们在称颂别人的天马行空,又在强迫自我脚踏实地。”
“我们在羡慕别人的肆意妄为,又在害臊同胞追逐梦想。”
“华夏人不应该如此苛刻才对。”
“借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
“愿华夏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如果这个世界对华夏太过冰冷,《新时代》这部电影就是我们不为人理解的梦想与光芒。”
“它不是唯一,它是开始。”
主持人笑着放下手中的稿件。
看着转播厅里的审讯。
“你们说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也许华夏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迎来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柳青关掉了直播。
仰头躺在了沙发里。
电影的评分却开始了触底反弹。
也许影响需要发酵。
但人们却都开始反思。
自己是否太过苛刻了些。
终端震动,钱枫发来消息。
“影评写的不错,要不要来华夏日报工作,我给你介绍?”
“你钱叔还算有点小人脉。”
柳青摇摇头。
“你舍得?”
第68章 #文化牛逼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