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古诗古词古文,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背诵理解的难题。
      而这次华夏风的主题举办的具有很好的意义,为古诗词的文化的宣传做了很大的贡献。
      好听的旋律加上音乐人大胆的尝试,年轻人的创新和乐坛前辈用时间流淌的音乐功力,老辣中带着青春的气息。
      几位嘉宾的野心都不小,找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通过理解用旋律歌唱来表达诗词的内涵。
      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的是眼花缭乱,加之国学大师兰考程的讲述与评价。
      讲述了每一首诗的作者当时创作的故事,让好看的节目变得很有意义。
      徐楠上台,拿起话筒开始介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徐楠,难道你也想唱一首?这不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诗句么?”易松林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当然不是我了,你知不知道李清照流传最广的是哪一首词么?”徐楠问道。
      “哦,我知道啊,它也在我们的学习教材上。”易松林看着现场已经开始沸腾,故意的不说结果,让大家猜测。
      现场的掌声络绎不绝。
      “韩悦!韩悦!”“苏冬虫、苏冬虫。”
      “看来不用我们介绍名字了啊,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徐楠微笑道。
      易松林介绍道:“有请,韩悦、苏冬虫演唱《知否知否》。”
      鼓掌的,疑问的,思考的,大家都想看一看,两位很厉害的年轻的偶像歌手能不能表达好这首优秀的词作。
      “我觉得苏冬虫和韩悦,他们应该差不了多少的,应该排在王晓峰后面,位列第二。”一个三十多岁的乐评人说道。
      “不一定,现在的年轻歌手厉害的很,没有听过,可千万不要下结论,会被打脸的。”他身旁的同伴提醒。
      “我很喜欢苏冬虫的戏腔唱法,给我一种惊艳的感觉,如果这次还是类似的唱法的话,这一票我就会投给他。”第三位乐评人说道,这算是独特的偏爱了吧。
      在场的有很多的乐评人开始讨论鉴赏之前的所有歌曲,每一个人的观点都略有不同。
      倘若不是杨培茂和苏冬虫的开场歌曲不算在内的话,大家的选择就会一致了吧。
      “杨先生,刚刚的那首全部都是苏冬虫创作的?”兰考程怀疑道,听着杨培茂的描述创作过程,这样的旋律歌曲竟然是苏冬虫全权负责的。
      杨培茂点头,他可是见证了苏冬虫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变,让《将进酒》这首歌完美的契合了两个人的唱腔。
      这就是说苏冬虫对于古词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可以运用自己的理解结合音乐来做出完美的表达,这份功力着实让人佩服。
      兰考程对苏冬虫开始感兴趣了,这个年轻人果真有些与众不同。
      有的人期待,有的人质疑,存在竞争关系的各位嘉宾也在观望。
      大家刚认识,虽然是一副很好相处的样子,其实谁都想表现一番的,只不过是把这件事默默的藏在了心中。
      苏冬虫虽然开场惊艳,可那是有着杨先生的帮助。
      说起来两个年轻人合作,加起来的实力确实是比不上有老将的队伍的。
      这里面最紧张的就属田嘉义了...
      他和民乐大家喻志平的合作就是一个唱,一个弹奏,和独唱没啥区别...
      “希望有一个陪我垫底的吧。”田嘉义默默的祈祷。
      画面一转,舞台瞬间的变得美轮美奂,几幅古画摆在舞台上渲染风景气氛。
      韩悦一身带着古风的米黄色的衣裳,长发被一根发髻挽起,带着些古典美人的味道。
      慢慢的从古画后面走出,小提琴柔和带些苦闷的声音传出。
      “一朝花开傍柳
      寻香误觅亭侯
      纵饮朝霞半日晖
      风雨着不透。”
      韩悦带着些委婉的气息,缓缓的唱出。
      苏冬虫随着接唱,同时从另一张古画后面走出。
    

第362章 知否知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