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另外一位,是今年才崭露头角的。听说都快五十岁了,今年在省城,那跟江自流可是不相上下。这人诗词歌赋不如江自流,但是文章写得极好,针砭时弊有大家风范。”
      孙山啧啧称叹:“此人不是省城人士,听说是南边来的,之前名声不显,颇有点一鸣惊人的意思。”
      省城是大家私下里的叫法,官面儿上还得称布政司。
      “说了半天,这位叫什么名字啊?”周白嘟囔着问道。
      “曹重!”
      “没听说过。”
      “在下也没有。”
      李牧和韩立两个表示自己没听说。
      董煜看向周白,周白一摊手:“你要是问我咱们省谁最能打,那我肯定能告诉你。”
      孙山笑着解释道:“这人成名时间太短,在这之前也没什么名头。据说是乡间的一个私塾先生。之前考了几次没考上,苦读了好些年,今年觉得有把握了才重新出山。”
      “看看,这叫什么?这叫皇天不负有心人!”周白又道。
      韩立看了一眼董煜,然后朝孙山问道:“那本府的那一位,是谁?应该是表兄了吧?”
      “正是如此。”孙山点头。
      董煜却觉得离谱。
      要知道在鼓山文会之前,他还只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也就是鼓山文集出来之后,才有了一些名气。虽然大家都在说什么西南文坛盟主这样的话。
      但是董煜的心里很清楚。这文坛盟主的名头,水分有些大。除了零陵和周边几个府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认。
      更准确的说,也就零陵府觉得董煜能担得起这个名头。
      一来他太过年轻,二来他的作品虽然质量上乘,但是数量太少了。而且他这名声里面,九成九都是那首词带来的。
      就像董煜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诗词终究是小道。
      如果仅因为这样,他就被排在整个湖广布政司这一科的前三名,那这前三名未免太不值钱了一些。
      “我等知道重光兄的能耐,但是其他人可不知道。顶多也就知道重光兄文采斐然罢了,缘何会排在第三呢?”
      这话是李牧问的。
      他倒不是说董煜不配第三名,这段时间接触下来,他对董煜那是五体投地,别说第三了,就是今科解元他都觉得得是董煜。
      如果不是董煜,那就是有黑幕!
      他只是跟董煜有类似的疑惑罢了。
      孙山笑眯眯的说道:“重光的能耐咱们都是知道的,只不过文章一道的名声不显罢了。但是!这人的名气,一靠自身的本事,二靠众人的追捧。”
      “实力,重光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多少人知道罢了。”
      周白接了一句。
      “所以在下就让众人知道了啊。”孙山很是自然的说道。
      在孙山笑眯眯的时候,董煜就知道了,这肯定又是孙山的操作。对此他都已经习惯了。
      如今他们这个小团体,如果他董煜是领袖的话,那孙山是铁定的宣传一把手,周白是武力天花板,韩立维持着团队的良心和底线。
      “不说这些,没意思。”董煜将话头接过来,道:“明儿就是放榜,今天大家少喝一点儿,晚上好好休息。等明儿放了榜,事情可多着呢。”
      这话说得没错。
      乡试结束之后,中举的举人们还要去省城,参加鹿鸣宴。
      如果是前朝的时候,他们几个这会儿应该在省城才对,但是如今改了。成绩出来之后,省城那边会把成绩下发到各府,然后统一安排时间放榜。
      也就省的考生们舟车劳顿了。
      各府考中的举人,在放榜的第二天,肯定要参加由知府举办的宴会的。再之后,十五日之内要赶到省城,参加鹿鸣宴。
      宴会上还要跳魁星舞。
      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其实是封建王朝下,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读书人身份的高度认

第105章 周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