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章 盘庚三篇[2/2页]

我在古代开书院 皮卡丘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了什么呢?
      董煜略一思索,笑了笑道:“不知道李兄以为该如何理解《尚书》呢?”
      借力打力。
      李路却不慌张,反而站起身来,朗声说道:“自然是要谨遵圣人之言,圣人之教。”
      董煜眨巴了一下眼睛,然后道:“李兄大才,说得真好啊。”
      李路这一下愣了,他本以为董煜会反驳他呢。李路精于《尚书》,这些天在书院里,跟张俊不免就聊起来了。一来二去的,他却发现张俊总有惊人之言,细问之下才知道,这都是董煜教的。其实每个人对经典的解读有些偏差很是正常,但偏偏董煜本身来自后世,对五经的学习又都来自于五经详解。他的理解和阐释,就不光是偏差这么简单了。
      是从根子上的一种颠覆。
      这就让李路无法忍受了,因此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但是,董煜他不接招啊。
      错愕了一阵之后,李路重整旗鼓,又问道:“不知道重光先生对《盘庚》三篇有何见解,能否给我等解释一番?”
      这个倒是没问题,董煜笑了笑道:“那在下就献丑了!”
      《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三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
      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李路提到的《盘庚》三篇,其实内容并不多。
      董煜略一思索,道:“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h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背完了之后,董煜缓缓开口:“盘庚做了君主以后,计划渡过黄河带领臣民迁移。于是,集合了那些不服从的臣民,用至诚普告他们。那些臣民都来了,还没有靠近王庭。盘庚于是登上高处,招呼他们靠前一些.....”
      盘庚说:“你们要听清楚我的话,不要忽视我的命令!啊!从前我们的先王,没有谁不想顺承和安定人民。君王清楚大臣也明白,因此没有被天灾所惩罚。从前上天盛降大灾,先王不安于自己所做的都邑,考察臣民的利益而迁徙。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我们先王的这些传闻呢?我顺从你们喜欢安乐和稳定的心愿,反对你们有灾难而陷入刑罚。我若呼吁你们安居在这个新都,难道不是关心你们的祸灾,并且永遵先王的意愿吗?

第56章 盘庚三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