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调查方向[1/2页]

我在古代开书院 皮卡丘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院,董煜正在上课。
      熬了一夜的周威双眼通红的在讲堂门口等着他。
      “怎么这么憔悴?”周北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好奇的问道:“威哥,以你的功夫,就熬一夜不至于吧?”
      周威看了一眼周北,想到昨天晚上的场景,忍不住哆嗦一下,打死他,他都想不到,那陈大郎的媳妇儿竟然还有一招倒挂葡萄架的招数,直接给他看傻了。
      一晚上熬夜倒没什么,关键是忍着啊。
      “没什么。”周威摇摇头。
      周北则笑着说道:“早知道就让我去了,你看我昨天守夜,到现在都不困。”
      周威嘴角抽了抽道:“你还小,你把握不住的。”
      “不就是盯梢吗?瞧不起谁呢?”周北不屑地撇撇嘴。
      因为董煜在上课,所以两个人聊天的声音很低,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到。正说着呢,翁琼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脑袋。
      “你们在聊什么呢?”翁琼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没什么!”周威连忙摆摆手:“你们两个人该干嘛干嘛去,对了,你怎么又来了?”
      最后一句话是对翁琼说的。
      翁琼闻言笑眯眯的回道:“我来给董煜哥哥送饭啊!”
      “不是有婉君姑娘吗?你还多此一举。”周威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婉君姑娘也是可惜了,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后半辈子怎么办啊。”
      “嘿嘿,我看婉君姐姐长得这么漂亮,下辈子一点儿都不用愁。实在不行就嫁给董煜先生呗?人都不说了吗?表哥表妹,天生一对。”周北贱嗖嗖的说道。
      这话却恰好被婉君表妹听到了。
      她脸一下子就红了,心里慌得不行。她本来是想跟翁琼打个招呼的,听到周北的话,她哪里还好意思啊?转身就走了。
      翁琼这边听了周北的话立刻不高兴了:“哼,董煜哥哥才不会呢。”
      周北看了一眼翁琼,调侃道:“那可不一定哦,人家婉君姐姐,长相漂亮,身段婀娜,知性温柔,知冷暖,有眼力,怎么想都很吸引人啊。”
      周威颇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周北,这小子年龄不大,口味挺不错的啊。
      呸呸呸,这聊什么乱七八糟的呢。还好现在是大业年间,要是先帝的时候,光这么说人家姑娘家的,嘴都被撕烂。
      周威想到这里,拍了一下周北的肩膀道:“行了,一边去,说这些没用的。”
      周北连忙笑嘻嘻的点点头,他今天本来就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只不过临出门的时候看到了周威,所以才上来聊了两句而已。
      “丐帮!我周北来了!”
      周北离开之后,讲堂门口,翁琼和周威两个人井水不犯河水,都在等着董煜下课。
      董煜今天在讲《礼》
      礼是什么呢?对于一个现代来说,他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而化之的称之为礼仪又或者礼制。
      对也不对。
      礼的范畴很大,通常会与仁同时出现。礼是手段,仁是目的,从最高的意义上来讲,是道德的实现。孔子曾经说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里的礼,就是周礼,仁就是道德的实现。
      也就是说,只要人人都能遵循周礼,那么就能实现仁。具体来说,统治者常怀仁德之心,做利民的事,庶民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大家都依礼而行,就能实现仁,这样的社会,就非常好了。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孔子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的假想。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上面来看,最初的礼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又历夏、商、周而形成一套典章制度。
      再后来,历经孔子及其追随者以及孟子及后代的儒家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依规矩行事,其含义与最初的宗教祭祀已不相同。
      当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读,大齐对礼的解读又有些区别。这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把对礼的理解阐释当做是一定历

第34章 调查方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