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塔建于前朝。
由前朝时的零陵知府筹建,历经百年风雨,算得上是零陵府境内颇有些知名度的景点。就算没有鼓山文会,平日里也有不少文人骚客来这里凭栏?望,谈古论今。
今日更是热闹非凡。
董煜跟孙山两个人同时交了请帖,被一个书童模样的孩子引入了塔内。一层空间很大,里面熙熙攘攘大概站了近百士子。
这些人都盯着正前方的墙上。董煜也看了过去,上面是一个字谜。当下便明白过来,只需要猜中这字谜,便可以离开一层,前往二层了。
“只是字谜吗?难度好像不大啊。”董煜小声嘀咕了一句。
一旁的孙山听了,笑道:“毕竟是第一层而已,能有多难?你有答案了吗?只需要写在纸上递给守住楼梯口的那人就行,若是猜对了,他便会放行。”
“还没仔细看过谜面,待我看看。”
说完,董煜仔细看了起来。
墙上挂着一面白绢,绢上写着的便是字谜的谜面了。虽说字谜这种形式很简单,但是这出题人显然也不想太过于糊弄事儿,出的字谜很是复杂。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用之田,下有流水之川。一家六口,两口不团圆。打一个字。”
董煜稍微思索,便有了答案。
题目说难不算太难,说简单又很是简单,因为答案就在谜面上。谜面一共三句话,其实每一句话的谜底都是同一个字。
那边是一个“用”字。
“用”字拆开,便是两月共半边,上下拆开便是“田”字与“川”字。一家六口不团圆,便是字形,看过便知。
有了谜底,董煜看向了孙山。后者也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显然这字谜也没有难倒他。事实上,这种难度想要把人拦下来,是不太可能的。
就光董煜解谜的这一会儿,已经有不少人交了纸条,登上了二楼。
董煜将谜底写字纸上,递给那看守楼梯的书童。后者打开看了之后,便让开了身子,让他上楼。
来到了二楼,空间比一楼稍微小了一点点,人却同样不少。有了一层的经验,他上来之后,便看向了这二层的题目。
却是一个灯谜。
墙上这一次不是白绢了,而是一张白纸。奇怪的是白纸上面空无一物。既没有写题目,也没有任何提示。
“所以说,这白纸就是谜面,那么谜底.....”
董煜一时间有些发懵,看向其他人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正想着,孙山上来了。先是瞧了一眼灯谜,然后道:“怎么了,这灯谜还没挂上吗?”
董煜摇摇头:“应该不会,这就是谜面了。”
“这不就是一张白纸吗?”孙山有些惊讶的说道。
董煜听他这么说,忽然愣住了,然后道:“你说什么?”
“我说这不就是一张白纸吗?怎么了,难道不是吗?”孙山有些奇怪的问道。
“白纸...白芷....”董煜咂摸了两句,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知道谜底了,先走一步了。”
说着,他走到一旁拿起纸笔,写下了答案。
谜底便是白芷,一味中药。以根入药,可以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等症状。那谜面是一张白纸,这谜底自然就是白芷了。
&nbs
第6章 文士塔内的考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