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看到李天如此待他,当即准备拜见李天,李天见此,急忙拦住郭嘉,奉孝我不是说了吗?
你我之间无需如此,不必多礼。
郭嘉本是性情豪放中人,不会像别人一样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当即便说道,云飞,我们去你的天下第一楼煮酒论天下吧,煮酒论天下吗?这话从奉孝嘴里说出来有点意思啊,李天只知道煮酒论英雄。
好,奉孝今日咱们就煮酒论天下,不醉不归,一首将进酒自李天之后,又闻名长安了。
“这郭嘉又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那种诗词出来,听闻还是秦王李天的人,北燕的大臣们纷纷都在议论着。”
“陛下,北燕出了个诗仙李天,现在又来了一个郭嘉,再加上这杜康和馒头,北燕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啊,那人才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多的。”
众位爱卿我秦国自上次伐晋,被北燕破计埋伏北燕,然我秦国大败后,现在是军心涣散,朕又何尝不知道,想要军心起来,必须得有一场大胜啊,否则那北燕一定会趁热打铁的。
云飞,我听闻你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出来,我就知道,你是一个想一统天下,为百姓谋福利的人,只是到时候,你真的做的下去吗?
“真的做的下去吗,郭嘉仿佛是已经看到了什么,但是没有说出来,李天却是一直在想着这句话,似乎是有什么玄机似的。
奉孝何为治乱之道,云飞,一是仁爱,二是信用,三是正立,四是统一,五是,道义,六是权变,七是集中指挥。
李天接着问郭嘉,奉孝如果要是让你去统帅三军,你会和谁一起共事呢?
云飞,只知道蛮干,赤手空拳和狮子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郭嘉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能善于谋划,遇事小心谨慎,而且能完成任务的人。
“陛下,臣启奏,郭爱卿有何话说?陛下,微臣认为我们应联合魏,梁一起攻打北燕,否则日后北燕会吞并我秦国啊,陛下,臣附议,臣等也附议。”
“陛下,臣不附议,臣请陛下三思啊,赵太师,你为何认为不可啊,陛下,臣认为,现在战,是对我秦国于不利,甚至会动其国本,伤其自身。”
“赵太师,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陛下臣弹劾赵太师动摇军心,请陛下处置。”
“赵太师,你继续说吧,寡人听着,陛下,我秦国现在兵力只有80万,之前的伐晋之战,使我秦国损失了两名大将和40万大军。”
“打仗靠的是钱粮,我秦国现在国库空虚,怎么可能还支撑的起打北燕,再加上我们打北燕,赵国肯定不会不管,陛下,这就是一场持久战啊。”
“魏国因为我们没有告诉他们的事情,让他们提早防备,魏国的国君和臣子肯定会怀恨在心啊,和不和我们一起打,现在还暂且未定。”
“所以臣请陛下三思,我秦国现在应修养生息,待到有能力攻打北燕时,我们在进行讨伐。”
“太师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你们又怎么看呢?陛下微臣认为,攻打北燕,我们可以离间赵国和北燕,至于魏国,臣听说魏国的太史为人喜爱钱财和美女,我们可以送他钱财和美女,如此可攻心他。”
“臣肯定,他是一定不会拒绝这些,奇珍异宝和美女的,送上门来的,哪有不要的呢?如此,大事可成也。”
“请陛下考虑,臣等也附议,你们这是误国,害国啊,老夫与你们在一起共事,真是感到羞耻。”
“陛下,赵太师在朝堂上如此大胆,大放污浊之词,是置大王于何故?眼里还有大王您吗?”
“秦国国君,虽然知道赵太师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此时的他也让秦国国君感到不爽,寡人是不要面子的吗,来人,把赵太师送回家去,左右秦武卫立刻出来把赵太师带走了。”
你们这群奸臣,佞臣,误国啊,赵太师已经是心灰意冷了,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他决定回到家之后,就闭门不出了。
云飞,对于北燕丞相叶问天这个人,你怎么看呢?奉孝,叶问天为人处事方面老辣,而且他没身为丞相的时候,从不和人争名琢利,不居功自傲,不逛妄自大,他身居高位之后更是以身作则,一直保持在清醒之中。
奉孝也是这么认为的,哈哈,来干,来干,今朝有酒今朝醉。
“清雪,你说天儿与那郭嘉在天下第一楼中,煮酒论天下?而且依你所言,那郭嘉是才干惊人,足智多谋,见识超群吗?陛下,是的。”
李皇心中似乎已经下了什么决定似的,清雪你退下吧,臣遵旨。
奉孝啊,你说该制定什么方法才能使天下归一,归心呢?
郭嘉喝着酒,就着花生说道,云飞,“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人,就可以取得天下。”
这和你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相反,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去天下。
“天有四时,地有财富,能和人们共享用的,就是仁爱,仁爱所在,天下人就会归附。”
免除人们的死亡,解决人们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和人们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的,就是道义,遭义所在,天下之人就会争相归附,人们无不厌恶死亡而乐于生存,
欢迎恩德而追求利益,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王道所在天下之人就会归附。
听奉孝之言,云飞受益匪浅,有奉孝在,我何愁大业不愁啊。
云飞,你是想先安内,还是先安外,奉孝何为先安内,先安
第17章 煮酒论天下[1/2页]